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國民體質監測將全面開展 5個監測站籌建完成
2011-10-09 09:05:0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名被測者在通過手印法測試亞健康。

  東北網10月9日訊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監測結果表明,國民體質總體合格率為88.9%,其中城鎮人群達到『合格』以上標准的比例為91.5%,鄉村為84.7%,與2005年相比整體處於上昇趨勢。我省國民體質達到合格以上標准的比率為99.64,其中城鎮人群合格率為99.89%,鄉村為99.38%。

  調查結果顯示:

  幼兒的身體形態生長發育水平和身體素質呈持續增長趨勢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有所改善

  成年人的力量耐力持續增長

  老年人的柔韌性和反應能力有所提高

  國民體質總體合格率持續上昇

  調查結果顯示:

  大學生的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繼續出現下降

  中小學生、成年人、老年人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長

  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增高且出現低齡化傾向

  成年人的絕對力量和爆發力持續下降

  老年人的力量素質有所降低

  國民體質具體指是的哪些內容,這一個個數字是怎樣監測出來的,國民體質監測對國民健康有什麼作用?日前記者在哈爾濱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了解國民體質監測的全過程。

  聯系到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的任蘭秀主任頗費了一翻周折,中心的電話沒有人接,登門幾次也找不到辦公人員,幾經周折後,纔知道監測中心的所有人員從6月份起,工作地點隨著監測地點變。『我們每天去一所學校,這幾個月來就是在中小學大專院校之間奔波。今年我們重點對我市的教師群體進行體質監測,預計完成4000人的監測工作……』好不容易打通任蘭秀的手機,記者纔終於『追蹤』到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的流動監測站。

  體驗監測:有些項目像體檢有些項目像游戲

  9月27日8時30分,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的國民體質監測車准時開到了香坊區東風小學校。這一天,13位工作人員要為東風小學的百餘位教師進行國民體質監測。

  學校已經提前准備出三個大教室,工作人員將電腦與部分監測儀器從國民體質監測多功能車上搬到教室,接電、調試,一切迅速又有條不紊。該中心主任任蘭秀告訴記者,這一套工作他們閉著眼睛也能做得很好了,每天一次,長年如此。任蘭秀邊說邊遞給記者一張體質監測登記表:『你也監測一遍,測一遍下來,不用我介紹,你就知道體質監測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於是跟隨著東風小學的教師,記者從頭到尾體驗了一次國民體質監測, 13個項目監測之後,記者獲得了一份8頁紙打印出的國民體質監測報告。

  有些像體檢,有些像游戲,首次進行體質監測的記者始終有一種『好玩』的感覺。除了血壓、身高、體重、肺活量等常規項目外,在國民體質監測車上,集中了該中心的幾個『重量級』新設備,是整套監測過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幾項,各種儀器讓人感覺有點神秘。

  ———第一項監測是骨密度。骨密度全稱『骨礦物質密度』,是測定骨骼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測檢數值,專家會給出『骨質正常』、『骨質流失』和『骨質疏松』三項不同的結論。

  ———第二項是人體成分檢測。這部儀器貌似一部跑步機,但是不需要你跑,只要一動不動地赤腳站在上面,儀器就會自動分析檢測出人體的蛋白質、無機鹽、脂肪量。對成年人來說,這項檢測主要是檢測脂肪量、肌肉量和體脂肪率,是判定肥胖、超重的重要指數。

  ———第三項是亞健康檢測。將左手像按手印一樣,按在一個固定的『手模』上,一分鍾後,一切搞定。檢測儀器會分析出睡眠障礙、焦慮不安、易感疲勞、腸胃不適等12項亞健康癥狀,並為測試個體分別給出12項癥狀的風險分析,給出綜合評分。

  ———第四項是血管機能測評,通對動脈血管彈性和阻塞程度的測試來判定是否有動脈硬化的征兆,方法也很簡單:躺在床上,四肢同時監測血壓,儀器會根據血壓情況自動分析。

  從這項多功能監測車上下來,其餘的監測項目就有些『游戲』性質了。『選擇反應時』測試儀有點像『打地鼠』,用最快的速度按下不停變化的亮燈按鈕。『閉眼單腳站立』,如同這一項測試的名稱一樣,堅持的時間越長,說明平衡能力越好;『縱跳』,原地屈膝向上跳,這是腿部力量的測試,如果成績不理想就說腿部肌肉力量欠缺,可能會引起腿部肌肉的勞損或意外損傷,也會引起腿部骨密度下降;『握力』,是手臂肌力量的測試;『坐位體前屈』,是對腰腹部柔韌性的檢測;『仰臥起坐』,是對腰腹部力量的檢測;『臺階指數』,三分鍾內按照固定的頻率上下臺階,然後儀器會監測運動後三分鍾內心肺功能的恢復情況。


 

  報告分析:冷數字變成活結論個性方案自動生成

  將這些項目測試完成,大約需要40多分鍾。這些測試給出的孤零零的數字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但是這些數字被輸入電腦之後,系統自動生成的報告,立即讓枯燥的數字有了生命。

  在詳盡的報告中,體質監測獲得的數據被綜合運用,報告用圖、表、數據和說明相結合的方式給出各個單項評定和綜合評定,並根據這些評定有針對性的提出身體鍛煉指導、飲食營養建議,以及運動鍛煉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拿著記者的體質監測報告,專家給記者進行了報告解讀:『以這個骨密度評定報告為例,我們監測骨密度的是用SOS超聲波來進行,SOS超聲波在骨骼中傳播的速度與骨密度密切相關,速度越快表示骨密度越高,相反速度越低表示骨密度越低。儀器給出的數據是「SOS值:4180/秒」,這個值外行人根本不明白代表什麼意義,但是報告會根據被監測者的性別、年齡和這個數值,直接給出一個圖表,通過這個圖表你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女性、38歲、SOS值:4180/秒,波線在「骨質正常」的范圍內。』專家接著說:『再看這份「體成份」報告,根據你的身高,你的體重是很標准的,但這不並能代表你的肌肉與脂肪的比例是合理的。通過這個報告就可以看出,你的體內肌肉量偏低而脂肪量偏高,體脂肪率超出正值范圍。從這項數據就可以看出你的是一個平時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再看你的「握力」測試,低於正常值,也說明你的肌肉力量不足,缺乏鍛煉。』

  知道了自己身體的各項機能的具體情況之後,就要細讀報告的最後一部分『綜合鍛煉指導』了。『這個「綜合鍛煉指導」其實正是我們進行國民體質監測的最終目的:指導市民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專家介紹,很多市民在身體鍛煉上都有誤區。有些家庭主婦們常說:她們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擦地,常常一身汗,運動量足夠了。有些人常說:飯後我總能抽空出去散散步。『這是勞動和活動,與運動不是一個概念。現在有些時尚的人也會去健身房出出汗,可是一個月甚至幾個一次,這也不是科學的運動,別看每次汗流得不少,但不會達到運動的目的,偶爾一次的劇烈流汗說不定還給身體造成損傷。』專家強調,科學的運動方式應該是在正確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狀況和基本體質狀況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鍛煉。『還以你的報告為例,因為你的體脂肪率超標,所以進行的運動應該達到增肌減脂的目的。你的心肺功能很好,血壓正常,所以最佳的運動項目就是中速健身跑。這裡強調「中速」,是因為慢跑達不到你的鍛煉目的。那怎麼來定義「中速」呢,報告中也給出了答案:自己的感謝覺稍微有點費力,能感到身體發熱,呼吸頻率加快,能方便地說話,但不能唱歌。脈膊應保持在100-127次/分鍾。再來看鍛煉頻率和時間,報告中建議每周5-7次,每次30-60分鍾,循序漸進。』

  監測推進:大多市民尚不認知未來幾年全面開展

  對於這樣一個系統的體質監測,目前還並沒有被大多數的市民認識。據介紹,由於目前哈市的國民體質監測網絡還沒有構建起來,監測能力有限,目前該中心從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每年一個目標群體進行監測。這幾年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先後為產業工人、農民、公務員等多個職業群體進行了體質監測,並根據監測結果,給出增加這一群體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和建議。今年該中心重點監測教師群體,預計采集4000份樣本數據,進行總體分析評價,目前已經完成3000多教師的體質監測任務。

  由於國民體質監測的意義還沒有被廣泛認識,現在很多監測工作還都是靠著監測人員的『個人關系』來完成的。『今年我們的監測群體是教師,可是我們與一些學校聯系時,很多學校的領導並不重視,也有一些學校因為怕麻煩直接拒絕。沒辦法我們都是通過做教育工作的親屬、朋友來幫忙溝通。不過也有聽到同行的宣傳後,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到學校進行體質監測的。這就是一個認識和宣傳的問題,只要大家都認識到國民體質監測的重要性,認識到定期的體質監測可以有效地減少光顧醫院的頻率,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纔能大面積地開展起來。』

  據哈爾濱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王大偉介紹,按照規劃,在『十二五』期間哈市將完成國民體質監測的網絡建設,在八區十縣(市)都建起國民體質監測點,屆時哈市的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就有能力大面積開展,每年有能力完成4萬左右市民的體質監測工作,相應的本地區國民體質公報也會定期出臺。據介紹,目前哈市市區內已經有5個區級監測站籌建完成,有的已經開始試運行,市區內的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很快就會面向普通市民開展起來。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