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 民企辦社會是件新鮮事兒,七臺河市熱能設備制造廠把自己原來的旅捨改建成了新興敬老院,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
近日,記者來到這家公司創辦的敬老院,公司董事長廉興凌正在那裡,他說:『你來得正好,我們今天給老人包餃子。』記者興趣很濃,也要參加進來。廉興凌說:『你玩筆杆子行,還會包餃子?』記者笑著說:『我知青插隊五年,?餃子皮能供上八九個包餃子快手。』
圍在面案邊,老人們七嘴八舌地跟記者拉起家常來。
70多歲的老人沈韌對記者說:『我們在敬老院不僅物質生活能得到滿足,精神生活也豐富。敬老院給我們訂了《老年生活報》、《老年養生報》、《晨報》、《生活報》等。我們敬老院裡有30多位老人,可黨員較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們廉總把他訂的《黨的生活》先讓我看,我畢業於北大歷史系,廉總經常把一些世界和國內歷史上大人物的傳記文學作品送給我看。老年人不僅有一定的物質生活需求,而且還有一定的精神生活需求,廉總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員總是想方設法滿足老人們的各種需求。』
新建礦的殘疾人劉金祥拄著雙拐,聽說記者在,也來湊熱鬧,他坐在面案旁嘮了起來。他說:『我沒有任何親人,敬老院就是我的家,廉總就是我大哥。我有哮喘病,他看到我晚上喘得厲害,第二天就把我送到醫院,掛了專家門診,醫生給我開了一個療程的藥,是廉總替我交的錢,後來他又給我買了第二個療程的藥。廉總知道我無親無故,無兒無女,他每次外出回來都給我買些腸或者其他好吃的。』
患有糖尿病的65歲老人張桂霞說:『我管廉總叫大哥,廉總管我叫老妹兒,我們總在一起說笑話,我很能吃,總覺得吃不飽似的,廉總一看到我這吃相,就勸我少吃點兒。話雖這麼說,他還是盡量按營養學給我們安排伙食。』
住在新興敬老院的老人們大病小災都由廉興凌來照料,他總是根據老人們的口味安排伙食,廉興凌的浴池成了老人們定期洗澡的幸福池,他還定期領老人去萬寶荷花池、玫瑰園、垂釣池去游玩,老人們說,人上歲數了,能在新興敬老院找到好歸宿,真是越活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