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型南瓜引來眾多合影者。王東攝
東北網10月13日訊 昨天,重達150多斤的巨型南瓜成為農博會布展現場的『大明星』。市農科院瓜類研究室的專家表示,這是我市首次在寒地本土培育出這麼大的南瓜,今後我市觀賞瓜也可以拿到全國去比拼了。
巨型南瓜農博之最
『唉呀媽呀,趕緊抱抱去,這也太大了。』在農博會哈爾濱主展區現場,一個個巨型南瓜和巨型西瓜吸引了大量眼球。
據展出單位、市農科院科技處處長周玉蘭介紹,這是我市首次在寒地本土培育出的巨型南瓜,5個月時間原本培育出9個大南瓜,2個被臨時借走到外地展出。據主辦方介紹,這7個巨型南瓜是本屆農博會最大的瓜果。
據巨型南瓜的主人、市農業科學院瓜類研究室的劉英介紹,為培育這些巨型南瓜,今年5月開始自己就成了專職科研人員兼保姆。5月的南方已經春暖花開,我市還處在冰雪消融期,氣候的寒冷讓科研人員只能在溫室作業育苗。
劉英說,巨型南瓜種子是以5美元一粒從國外引進的。因其需要的溫度、土壤都很苛刻,科研人員抽取了20粒種子放在營養缽裡進行培養育苗。擔心濕度、溫度不夠,育苗期間每天都有專人精心照看。30天後,16粒種子出苗成功。小苗從溫室移栽到大棚時,換土後的刺激反應導致小苗成活率下降。後來,只有9棵秧結出了果子。
最多時一天長8斤
劉英說,移苗前工作人員就給每棵南瓜苗挖了一個長1.5米、深0.6米的營養坑,坑裡專門添加南瓜需要的腐熟農家有機糞肥。7月末,南瓜進入迅速膨大期,一天就能長7至8斤。為了不耽誤南瓜『長個兒』,科研人員每7天就要准備『吃的、喝的』,往營養坑裡灌水、施肥料。
為了不讓陽光直射損害果皮顏色,科研人員給南瓜罩上遮陽網,天天除草、捉蟲,參展前纔采摘取果,最大的達到150餘斤,標志著我市巨型觀賞瓜從引進到種植取得成功,今後可大面積推廣種植。巨型觀賞南瓜觀賞期可達到一年。
增補哈市種植空白
據農業專家介紹,目前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作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風靡全世界。今年在英國的漢普頓種植出的巨型南瓜,重量超過了一輛普通汽車,成為該國南瓜節的重頭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在我國,巨型南瓜近年的發展種植也是如火如荼,更是歷屆農博會的看點。目前,國內最大的巨型南瓜達500公斤。在我市觀賞瓜類從引種到種植一直停留在小型瓜果類,此次巨型南瓜的成功試水填補了哈爾濱巨型觀賞瓜種植空白。今後,哈爾濱巨型瓜也可拿到全國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