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蘭西縣專業屯放大鄉村經濟新風景
2011-10-18 15:32:12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董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8日訊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蘭西縣農村大部分青壯勞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外出務工成為鄉村經濟新風景。蘭西縣把勞務輸出作為提高農民收入、富民強縣的『重點工程』來抓,通過打造勞務經濟專業屯積極引導農民外出打工創業,放大農民增收新亮點。

  邢家窩堡屯:勞務輸出整屯推進

  紅星鄉紅星村邢家窩堡屯有47戶,勞動力83人,但在外務工的有62人,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屯。王鋒是這個屯的勞務經濟能人,2001年他走出了家門在哈市拆遷市場找到了工作,低價收購舊門窗料,經重新加工制成成品,賣給客戶,一年他純掙3萬多元。經他帶動,自2002年以來親屬和村民陸續隨他來到哈市,從事舊門窗料加工,目前這個屯有40多人在哈市打工。他們不怕髒、不怕累、能吃苦、講誠信,幾年下來,每人的腰包都鼓了,邢家窩堡屯的名聲在外。

  擁軍村:扛包隊人均萬元勞務費

  蘭河鄉擁軍村有一支15人組成的扛包隊,每人每年純收入超萬元。

  扛包隊『扛出』的市場,是擁軍村農民張興金的帶動。1997年,家庭比較貧困的張興金經親屬介紹,只身到哈爾濱市瑪克威商城扛包。年底張興金回家坐在炕頭一計算,他驚喜發現掙了5000多元。本村5名年輕人聞信上門來,請張興金給他們也找一份活兒乾,張興金爽快地答應了。扛包也有不少學問,他把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剛過年,張興金一行人踏上了新的扛包工作。經驗漸豐的村民們年末人均創收萬餘元。想參與的村民們越來越多,擴軍至15人;創收越來越多,年人均收入1.5萬元。

  長春村:外輸內轉創收建新房

  長崗鄉長春村一組是全鄉好房最多的屯兒,一提起這個屯,附近的農民都知道:這裡的人靠外輸內轉創收建起了一棟棟新房。

  一組有125戶503人,勞動力180人,人均耕地3.4畝。人多地少,他們不等不靠,想方設法地尋找致富途徑,每年有80餘人到大連、哈爾濱、大慶等地外出打工,外轉人數佔勞動力的45%,年可創收28萬餘元。在家的韓碩組織20多人在縣內從事建築裝潢,年創收8萬餘元。家庭婦女發展畜牧養殖,已養殖黃牛150頭,年可創收30萬元。近幾年,這個屯農民建房投入130餘萬元,建新房30多棟。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