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文化惠民讓群眾如沐春風
2011-10-20 12:09:01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王宇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20日訊 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農家書屋建設、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建設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五項文化惠民工程,更為齊齊哈爾市廣大農民提供了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隨著齊齊哈爾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實現城鄉覆蓋,文化惠民讓群眾如沐春風。

  五項文化惠民工程讓百姓生活更充實

  在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長青村的農家書屋,記者看到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想致富先翻書乾啥心中先有數』,下聯是:『政策好常看報時間一長都知道』,橫批:『農家書屋』。村民說這是他們的心裡話。

  聽說記者專門來采訪農家書屋,來還書的村民單麗梅打開了話匣子:『以前養豬由於不懂科學養殖,造成了很大損失,自從有了農家書屋,有空就往這兒跑,這裡有文字、有圖片、有光盤、有電腦,跟老師手把手教一樣。半年多來,依靠在這裡學到的知識,使養豬成本降低了,豬生病少了,肉質好了,效益提高了。現在我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用養殖帶動種植,種植促進養殖,走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這都是農家書屋的功勞。』

  文化惠民不僅體現如此,堅持多年的『文化下鄉』活動,讓基層群眾既能欣賞到藝術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有了與藝術家們面對面的交流,對理解藝術作品、掌握藝術技巧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龍江縣文體局局長姜鵬說:『市群眾藝術館的聲樂舞蹈部專業老師經常到對寶村進行業務輔導,幫助村裡組建了一支小型的文藝演出隊伍,還送來了樂器和演出服裝。現在茶餘飯後、農閑時節,村民們都來看文藝隊的演出。』

  『老年之夏音樂會、鶴城學子音樂會、周末大舞臺等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吸引了各年齡段文藝愛好者的參與,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現在,老年人生活充實,精神愉快,使家庭更和睦了,鄰裡關系、婆媳關系更和諧了。』龍沙區青雲社區書記岳金萍說。品牌群眾文化活動在各社區、各活動點開展的如火如荼,成了各界群眾周末裡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器樂展演周民族管弦樂專場、交響樂專場、獨奏重奏專場演出,讓群眾欣賞到了高雅藝術。

  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步形成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以基本陣地、基本隊伍、基本內容、基本活動方式為重點,以重大文化工程為抓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步形成,服務能力得到提高。

  經過幾年的建設,齊齊哈爾市已初步形成了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有文化站,村有農家書屋和文化活動室,社區有文化活動中心的新的文化惠民工程體系。目前,全市已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捨109個,佔123個鄉鎮總數的88%。

  組建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64個,建成村級農家書屋920個,佔全市1255個行政村的73%。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支中心10個,延伸村級服務點1255個,佔行政村級總數的100%。農村無線廣播電視實現全面覆蓋,有線電視村通率已達60%以上。已建成街道文化活動中心26個,社區文化活動室73個,各類休閑文化廣場93個。

  市圖書館農家書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啟動,已錄入2007—2010年全市7區9縣(市)920個農家書屋2萬餘條資料信息,為齊齊哈爾市完善農家書屋信息管理系統奠定了良好基礎。市圖書館還開通了黑龍江省西部最大的全國信息共享工程齊齊哈爾分中心,建立了『綠網教室』,配備了『網絡指導員』,用軟件封鎖不健康網站,構築綠色網絡。《光明日報》及文化部《文化信息》中均作了較詳細的介紹,省專家檢查組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是『黑龍江省公共圖書館業務工作的楷模』。市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共舉辦各類展覽近百個,觀眾50餘萬人次。市博物館還被文化部授予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