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大慶油田科技攻關再結碩果。10月19日,記者從采油工程研究院了解到,經過5年的持續攻關、現場試驗和規模化應用,大慶油田承擔的『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研究與現場應用』課題取得重大成果。
『該項目實施5年來,已完成229口水平井改造現場試驗。通過應用該技術,可以使直井開采低效或無效的3600萬噸儲量得以有效動用,換句話說,大慶油田又增加了3600萬噸可采儲量。』承擔該項目的采油工程研究院分層開采室書記王金友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水平井低滲透改造重大攻關項目』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於2006年開始實施,由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牽頭,組織了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吉林油田5個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其目的是突破水平井改造的技術瓶頸,形成水平井分段改造的技術體系,推動水平井在低滲透油氣藏的規模應用,為低滲透油氣藏的有效開發提供技術支橕。
5年來,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在『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研究與現場應用』課題的攻關研究中,大膽創新、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創造了多項中石油水平井增產改造紀錄,現場應用效果顯著。
針對外圍低滲透儲層薄而多、層間物性差異大的特點,大慶油田創新研發了水平井雙封單卡壓裂工藝技術,工藝管柱耐溫100℃、耐壓差80兆帕,單趟管柱最大加砂規模可達196兆帕,一趟管柱最多壓裂15段,一天可完成9段壓裂施工,具有改造針對性強、效率高和可防卡、解卡的特點,實現了水平井大砂量、無限級壓裂,已成為大慶油田水平井增產改造的主體工藝。
針對葡萄花儲層為砂泥岩薄互層、砂體連續性差等特點,采油工程研究院憑借雙封單卡工藝壓裂針對性、可控性強的技術優勢,提出了以實現『一縫穿多層』目標為核心的水平井壓裂布縫和施工規模優化設計方法,提高了單井產量、單井控制儲量和采油速度,實現了少井多產。
針對特殊的井況和儲層條件,采油工程研究院逐步發展形成了配套的限流壓裂、機械橋塞壓裂、液體膠塞壓裂、機械分段酸化、機械可調控水、水平井修井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平井增產改造配套技術,滿足了大慶油田新、老水平井增產改造的需要,實現了大慶油田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從無到有、從單一技術到形成系列化配套技術的重大跨越。
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成果的規模化應用,加快了大慶外圍低滲透儲層的開發步伐,轉變了低滲透油田的開發模式。特別是自主研發的雙封單卡壓裂技術,更是憑借其『工藝簡單、安全性高、改造針對性強、可控性強』的特點,成為股份公司水平井三大改造主體技術之一。目前,應用雙封單卡壓裂工藝完成167口井施工,平均單井日產油5噸,是周圍直井壓裂的4.6倍,不僅為中石油有效動用低滲透儲量、提高單井產量、實現水平井在低滲透儲層中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也為進一步動用特低滲透、特低豐度難采儲量新技術的研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