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加工點『自制』乾腸 老板和工人:這個不能吃!
2011-10-26 09:31:29 來源:生活報  作者:高中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桌子上堆滿各種添加劑

  加工間衛生條件極差

  工人正在灌制乾腸

  市民報料

  道外區團結鎮韓家窪子木材廠出現“神秘租客”

  大白天擋窗簾 進肉送貨只在凌晨和下半夜

  記者暗訪

  成品間內蒼蠅亂飛雜物遍地氣味令人作嘔

  肉餡內加入大量山梨酸鉀、亞硝酸鈉等添加劑

  “自制”乾腸你自己嘗嘗?

  老板和工人:這個不能吃!

  ●質監部門端掉肉灌制品黑加工點進一步調查

  ●一旦查實用病死雞豬肉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生活報10月26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王先生向記者報料,道外區團結鎮曙光村韓家窪子附近有一肉灌制品黑加工點,用病死雞豬肉灌制乾腸,並向市內的市場銷售。記者經過10餘日調查暗訪,獲悉該黑加工點用來源不明的雞肉、豬肉、淀粉、添加劑等灌制乾腸,並銷往市區的一些農貿市場。 25日,記者隨同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道外分局的執法人員,將這一肉灌制品黑加工點查處取締,生產原料及設備被查封。

  藏身木材廠收發室

  14日,接到市民王先生的舉報後,記者來到團結鎮曙光村韓家窪子附近的木材廠進行暗訪,發現木材廠大門左側的收發室已被出租,四周窗戶白天也擋著窗簾。記者注意到,窗戶上方探出的2根鐵質煙囪,但並沒有冒煙。據王先生介紹,這個肉灌制品黑加工點剛搬來不久,每天都是在凌晨或下半夜進肉、送貨。

  17日,記者再次來到該黑加工點,因無法進入室內一探究竟,記者向木材廠院內的業戶及工人們試探著詢問,他們均不願多談,只說這個木材廠收發室新搬來的租客很神秘,具體在乾啥並不清楚。

  21日,記者第三次來到該黑加工點,依然一無所獲。“這個黑加工點每天也就灌100多斤肉腸,白天灌腸、熏烤烘乾,晚上或凌晨送貨,且都是用摩托車送往市區的市場,具體送到哪兒不清楚。”王先生說。

  用來源不明雞豬肉灌腸

  25日中午,記者接到舉報,隱藏在木材廠收發室內的肉灌制品黑加工點正在生產,記者立即與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道外分局取得聯系,前往查處。11時50分許,道外質監分局的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出示證件後進入室內檢查。記者注意到,這個面積約五六十平方米的收發室被分成4個房間,進門是簡易廚房和臥室,最裡面兩間是成品間和加工間。

  記者進入成品間後發現桌子上、塑料箱子上放著大量已經晾乾、捆好的乾腸,約有20多捆,室內蒼蠅亂飛並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進入加工間,兩女一男正在灌制肉腸。一男子正從肉餡盆中取出肉餡往灌腸機內填,隨後被加了多種添加劑、淀粉的肉料被灌腸機擠出,一名婦女用腸衣接住後灌成一根根肉腸,並掛在旁邊一根很髒的木棍上,另一名婦女則將灌好的肉腸掛在鐵爐筒旁的木架上熏烤、晾曬。

  執法人員在黑加工點內查獲大量添加劑以及兩大冰櫃沒有檢驗檢疫標志的凍豬肉、雞肉。

  “自制”乾腸

  老板工人都不敢吃

  執法人員經調查,該黑加工點的老板為關淑花、王悅庭夫婦,另一對男女為他們僱傭的工人。關淑花當場承認,加工點沒有工商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手續,用來灌腸的肉也拿不出檢驗檢疫手續。

  執法人員要求老板關淑花說明用來灌腸的肉是從哪進的,都是什麼肉,乾腸銷售到了什麼地方。“我今年60歲,是從山東省平度縣農村來的,剛乾這個沒多長時間,400元每月租的木材廠收發室。用來灌腸的肉主要是雞肉,加上一些豬肉的邊角料、淀粉、添加劑等,豬肉邊角料是我在市場收的。雞肉每斤5.2元,灌成乾腸後每斤賣11元,主要銷往站前一農貿市場。”關淑花說。

  工人秦少華說:“我們灌的乾腸裡面多數是雞肉,沒有多少豬肉,其餘都是淀粉。這乾腸沒問題,能吃。”當現場圍觀的市民要求王悅庭將“自制”乾腸蒸熟,然後和工人一起吃給大家看時,王悅庭和秦少華嚇得忙說“這個不能吃”。隨後,二人感覺不對又改口說“這個可以吃!”

  哈市質監局道外分局局長助理曲長吉表示,關淑花肉灌制品黑加工點是一個典型的黑作坊,“初步確定這些肉來源不明,所灌制的乾腸能否食用,以及灌腸的肉是不是病死雞、豬的肉,需進一步檢驗後纔能確定。目前,質監部門已依法取締該黑加工點,所有原料、成品、設備都被異地封存並將集中銷毀。同時,質監部門還將對灌腸所用肉的來源及銷售渠道進行追查,一旦查實該黑加工點用的是病死雞肉、豬肉,將會把相關人員移交公安部門進一步處理。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