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評論:全面開創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新局面
2011-10-26 10:18: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屆十八次全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對全省文化改革發展進行研究部署,審議通過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會議結合省情實際,明確提出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任務要求,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強化了措施。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乾部群眾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入推動我省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智慧結晶,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先導力量。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為標志,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為我們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中央全會和這次省委全會,都鮮明地提出了文化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這些文化發展目標反映了人民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高度,樹立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從而推動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推動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和深入推動文化發展繁榮,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之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舉措,是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迫切需要。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高度,充分認識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意義,從而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推動文化建設的歷史責任和神聖使命。

  推動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文化建設各項工作。全省上下要不懈努力,在提昇龍江文化軟實力上積極探索、勇於擔當。深入實施文化素質提昇、文化事業惠民、文化產業開發、文化體制創新、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傳播促進、文化人纔建設、文化發展保障等八項工程,不斷打造龍江文化發展新優勢,開創我省文化改革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大力弘揚龍江優秀文化精神,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廣泛開展以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為載體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文化改革發展氛圍日益濃厚,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我省文化發展的總體水平還不高,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不相適應,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不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不相適應。我們必須著力改變這些不適應,著力解決影響制約文化科學發展的問題,著力建立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營造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良好氛圍,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努力將文化資源潛力轉化為文化發展新優勢,推動全省文化改革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加快『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龍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助力。

  推動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實有力有效。文化既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聲和動力,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和窗口。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好省委全會工作部署,是重大的現實課題,也是長期的戰略任務。要著眼長遠,更要乾在當前,把文化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抓緊抓好。結合各地各部門實際,采取抓工程的辦法,按照項目化的思路,明確目標任務,明確各自責任,細化工程方案,把每項任務落實在具體措施上、實際行動中,確保每一項文化建設工程都成為精品工程、發展工程、民心工程。像重視經濟工作那樣重視文化工作,像抓物質文明建設那樣抓精神文明建設,像做強經濟硬實力那樣做強文化軟實力,讓全省人民享受更多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帶來的成果。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文化既是築就精神高地的事業,又是十分給力的產業。一代代龍江兒女在文化的傳承中創新創造,在創新創造中不斷書寫新篇章。推動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正當其時,恰逢其機。讓我們高揚社會主義文化理想,高舉社會主義文化旗幟,為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為龍江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滿懷信心地在新的偉大實踐中不斷進行文化創造,迎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明天。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