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今年的供熱真好啊,家家都熱熱乎乎的!』還沒到10月15日法定供暖日,關於供暖的話題卻在七臺河市民的口中熱議不休,而且眾口一詞:感謝市委、市政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集中進行了熱網改造,提前開栓供熱。10月9日、10日,集中供暖的居民家中都熱乎了,供熱前最難熬的時期沒遭一點兒罪。室外溫度一天比一天低,家家室內卻暖如三春。七臺河人說,市委、市政府把七臺河變成了最溫暖的城市。
讓群眾都住上暖屋子
冬季,北方城市,群眾最關心的是什麼?供暖。這是最大的民生。七臺河市年初就把供熱熱網改造列入『十項整治』的重要內容之一,明確責任部門和整改時間,由市領導包保推進,市委督辦室跟蹤問效。市委書記張憲軍親自主持召開城市供熱整治工作推進會,針對一些群眾室內供熱溫度不達標問題,張憲軍強調,民生問題的小事,就是我們工作的大事。我們必須懷著對百姓的深厚情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一定讓每一個家庭都能住上暖屋子。
科學整治對癥下藥
為做好供熱整治,早在初夏時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熱力部門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入戶調查,家家過篩子,特別對過去群眾反映供熱效果不理想的用戶,重點查找供熱不良原因。調查結果列表造冊,作為整改依據。經過半個月的摸底調查,梳理出供熱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一是入戶管網及居民室內的管網和氣片存在著年久失修、腐蝕老化的問題。二是用戶室內供熱設施參差不齊,用戶自身缺乏正常維修的能力,加之房屋本身如牆體、門窗、供熱設施等逐年老化,特別是頂層、冷山、底層等表現得尤為突出,老房屋的室內溫度逐年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三是有些新建建築用戶室內供熱設施設計、施工、安裝及調試不達標,居民入住後無力解決,開發建設單位只承擔保修期內的設施維護,物業部門又缺乏專業的調試及維護人員,特別是短期內滯銷房屋和暫時無人入住的房屋極易出現此種情況。四是用戶自身改變房屋結構,改變居室布局,隨意改動用熱設施,改動過程中又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致使用熱設施無法正常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用戶室內溫度不達標。
入戶調查為供熱整治提供了科學依據。市熱力公司依據《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黑龍江省供熱行業服務規范》的相關規定,結合供熱區域實際,制定了《市熱力公司整治供熱效果不良用戶實施方案》,列出了內容詳盡的《供熱效果不良用戶明細表》,按表到戶,對癥整改。德利能源公司、七煤水暖電訊公司、寶泰隆公司等幾家供熱企業也針對不同問題,制定各自不同的整治措施。
炎炎夏日,在七臺河的大街小巷、居民樓裡,挖溝換管、改換設備,供熱整治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其范圍之廣、力度之大、投入之巨,都開創這個城市歷史之最。
百姓利益不能討價還價
供熱整治行動最根本的問題是錢的問題。七臺河市的供熱工作由多家供熱企業分別負責,既有政府所屬企業,也有民營企業,這樣大規模的熱網改造,所需不菲,而且,有些改造項目責任劃分很復雜,比如供熱管道老化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埋在地下的供熱設施,有的是供熱部門負責維修維護,也有的是由享受供熱的房屋產權人承擔的,錢由誰出?對此,市委、市政府態度堅決:改善城市供熱水平,讓百姓享受溫暖,是政府和供熱企業共同的責任,必須樹立一盤棋思想,不能講代價,不能爭論,不能推諉,不能吝嗇,要齊心協力,讓人民群眾屋暖心更暖。
市政府從『十項整治』資金中拿出500萬元,市熱力公司、德利能源公司、七煤水暖電訊公司、寶泰隆公司等4家供熱企業又自籌資金近4000萬元,集中用於供熱整治。各企業除了對原本負責的供熱系統進行整治改造外,為解決德利能源公司供熱超負荷運行的問題,市政府合理調劑,把以青少年宮為主的4.5萬平方米供熱區域劃撥給市熱力公司。北山汽車公司住宅樓小鍋爐並網問題涉及到幾家企業,市財政局、市汽車公司、寶泰隆公司三家合力,共同承擔了改造資金。經過半年時間,全市完成了38項供熱改造工程,覆蓋45個區域和小區,使5148戶居民家的溫度達標昇級,914萬平方米供熱總范圍內的供熱效果也進一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