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6日訊 (記者 王蕊)食用未煮熟的豆角可引發食物中毒,且一般多發於夏、秋兩季。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學校、建築工地、食堂和餐館等集體供餐單位,應規范豆角的加工烹飪環節,警惕豆角中毒。
豆角中含有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等成分,是致病物質,對胃腸黏膜刺激性較強,對細胞有破壞和溶血作用,嚴重時可出現出血性炎癥。由於這兩種物質不耐熱,一般在加熱徹底的情況下,毒性物質均能夠被破壞,不會引起食物中毒,反之在制作過程中出現加熱不徹底、受熱不均等情況,毒性物質未能完全被破壞,則可引發食物中毒。
據介紹,豆角中毒潛伏期為幾十分鍾至五小時,中毒後主要表現在胃腸炎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或伴有頭暈、頭痛、四肢麻木、胃部燒灼感。通常患病後病程一般為數小時至2天,患病較輕的患者通常無須治療,吐瀉之後可自愈,但是由於目前針對豆角中毒還沒有特效藥,癥狀嚴重的患者除采取催吐、導瀉和洗胃以外,需及時送往醫院搶救並進行對癥治療。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避免豆角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徹底加熱煮熟,豆角不可只用做涼拌菜食用。燒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下,采用燉的方式進行烹飪,待豆角失去原有的綠色、生硬感和豆腥味後方可食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