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路與遼河路交口處的落地箱體
新康高架橋下箱體上的彩繪圖案
嵩山路與淮河路交口處箱體外鑲嵌著“音符”
淮河路100號附近的落地箱體
淮河路162號附近落地箱體
嵩山路與遼河路交口處的落地箱體
嵩山路與淮河路交口處的落地箱體
生活報10月27日訊 “哈爾濱的變電箱真有藝術范!”26日,來哈游玩的南方游客張先生,指著新康高架橋下一身彩繪的“藝術品”——變電箱贊嘆地說。如今,哈市街頭的變電箱已成為市民和游客議論的熱門話題。傳統變電箱告別裸妝換彩妝,成為街頭一件件靚麗的藝術品。
記者在新康高架橋下、嵩山路、南直路等路段看到,路兩側的落地箱體都穿上了“款式”各異的“新衣”——或身披幽默的彩繪圖案,或被改造為新穎的鳥巢造型。
129處箱體完成“美容”
據哈市建委管線辦副處長邢宇介紹,哈市主城區一些變電箱的箱體因風吹日曬出現鏽蝕,影響城市景觀。哈市建委和城管兩個部門共同行動,對部分變電箱進行美化。建委負責香坊區和道裡區,城管負責南崗區和道外區。自9月5日開始,哈市建委會同市城管局對主要街道兩側的電力及路燈等落地箱體實施整飾工程,共完成45條街路129處電力、路燈箱體的整飾。“我們采用的方式一種是為箱體安裝藝術護欄,一種是對箱體進行彩繪。”
美院學生專業“涂鴉”
據統計,哈市有1200餘個變電箱,哈市建委第一期試點對73個變電箱進行了“美容”,“回訪發現,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因此決定全面推行。”邢宇表示,彩繪的內容包括公益廣告、交通安全警示語、歐式建築等主題的‘涂鴉’。“這些圖畫的作者都是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大學生,保證是專業水准。”
“藝術型”箱體或普及
對於哈市兩部門的行動,哈爾濱電業局生產技術部主任王海龍表示,電業部門管轄區內的變電箱時常遭破壞,幾乎成了城市景觀死角,“此次變電箱‘美容’行動是政府工程,裝飾後將請專家現場評定,確保美觀的同時不會妨礙日常維護。”王海龍說,“為了給美院的學生們提供更優良的作畫空間,我們已將哈市70多個老舊變電箱進行更換,新的箱體外殼是合成玻璃鋼材質,不會出現鏽蝕的情況。隨著城市的發展,電纜被埋入地下,變電箱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因此,美化變電箱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