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28日訊 如今,餐飲網上團購在齊齊哈爾市方興未艾。這種全新的消費方式,讓不少女性朋友以低廉的價格享受到平日裡價格不菲的美味,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
陳小姐是團購網站的“忠實粉絲”,每天一閑下來她就會瀏覽“拉手網”、“美團網”、“窩窩團”等團購網站找找又有什麼“優惠”。她說:“從年初開始,我嘗過一次甜頭,就喜歡上網團購美食啦。經常上團購網站,感覺超級劃算!”她提起一次曾購買過的248元某知名咖啡店的“家庭套餐”,“我們是三個人帶各自的孩子去吃的套餐,結果每個人都吃得肚子很橕。分量足沒話說,服務態度也很好。”
鄭女士是一名公務員,原來閑暇時間她總是上網看電影、偷菜,最近半年她迷戀上網絡團購,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網頁看最新的團購項目,有時甚至為了團購一件心愛的東西,凌晨還守在電腦前“秒殺”。紀錄最高時,鄭女士一個星期團購十幾次。 “每天不看就覺得少了什麼。”現在,鄭女士被同事戲稱為“團奴”。“便宜,就是因為便宜,感覺原來花的都是大頭錢。”鄭女士說,原來在稍有名氣的一家美發店燙發,少說也要兩三百元,可是現在參加團購,只需要70元,看了這個數字她就忍不住“出手”了。鄭女士算了一筆賬,每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讓她常常淪為“月光族”,可自從團購之後,四個人吃頓大餐只花七八十元,拍一套原價700元左右的寫真只要28元,就算自己每天都參加團購,一個月下來最多也就花費六七百元。
根據鄭女士的介紹,記者打開幾家團購網看到,網站首頁都設置了“今日團購”、“往期團購”、“討論區”等板塊,很多團購網都會推出一款團購商品,這些商品一般都能打到3至5折,更低的甚至打到1折以下,非常具有誘惑力。 “每天逛團購網,遇到合適的就團下來,再發到群裡,邀請朋友一起去團。”鄭女士說,現在一起參加團購也成了同事、朋友之間的一種社交方式,大家一起出去吃飯、唱歌挺熱鬧的。鄭女士的朋友李小姐說,團購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課,現在她的電腦裡已經專門設了團購文件夾,收集各種團購信息,她說這叫“囤團”。
在團購低價的背後,面對五花八門的團購項目,也有不少團購者開始抱怨,抗拒團購。齊齊哈爾醫學院在讀生小敏說,前幾天她團購了一個燒烤店套餐,價格38元,約是正常價格的四分之一。“本來覺得撿了便宜,沒想到去了以後大失所望。”小敏說,座位不准選靠窗的,給的菜量比平時少了三分之一,而且服務特別差,簡直成了餐館裡的“二等公民”。
針對餐飲團購存在的問題,有的網友還總結了團購美食“七宗罪”,指出在飯店消費團購券時容易出現菜量少、服務差、預約難、限制多、菜品濫、人超擠、材料次等問題,最終花錢受氣。據了解,團購的商品大多有限定的消費項目和使用有效期,一些團友喜歡“囤貨”,一下子就購買十張八張優惠券,往往優惠券過期還來不及使用。“把這些浪費的金額算在一起,跟正常價錢相差無幾。”小敏說,有時為了趕在“保質期”內消費,她和朋友要趕場子吃飯,像完成任務一樣。
據齊齊哈爾市某團購網的有關負責人說,現在團購網站進入門檻不高,幾個人,幾臺電腦,幾萬塊錢就可以建個團購網。團購網站由於誠信體系不完善,許多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毫無保障。“團購者先把錢交給網站,由團購網站出面與商家結算。”這位負責人說,一旦網站卷鋪蓋走人,團購項目將作廢,消費者維權難度很大。據了解,目前許多網友呼吁,希望出臺團購行業的管理規范,只有定好了“游戲規則”,消費者纔能更放心地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