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大廈廢墟後的原意大利領事館攝於10月25日
電力大廈的“倒掉”與哈爾濱百年“客廳”的再生
生活報10月28日訊 經過了一個月,電力大廈的拆除工作進入到最後階段,正在清運垃圾,月底前後即可清運完畢。歷經長達14年的博弈,城市文化終於戰勝了“電老大”。至此,這座佔據哈爾濱“客廳”長達24年之久的大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成為博物館地區一抹漸漸消散的塵埃。
27日,記者來到拆除現場看到,圍擋內的電力大廈只剩下了一個樓角,旁邊是一堆廢墟。哈市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進行建築垃圾清運,為盡量不影響區域交通,全部在夜間進行。記者從拆除單位黑龍江金利拆遷工程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每晚拉運100餘車次,月底前後可以運完。
因為電力大廈地處有著哈爾濱“客廳”之稱的博物館地區,所以它的拆除在市民中引起廣泛關注。據原哈市規劃局局長、國家特許注冊規劃師張相漢介紹,電力大廈建成至今已有24年歷史,近14年一直處在是否要拆的爭議中。不僅因為16層高的大廈擋住了身後的保護建築原意大利領事館,還因為它的存在破壞了整個博物館地區的整體風格,乾擾了博物館地區的歷史文化。但長期以來,因電力大廈隸屬於電業部門,過去,黑龍江電力調配中心就設在這裡,作為全省電力系統的中樞,如果這裡發生故障,那麼全省電網將陷於癱瘓,所以電力大廈一直以“電老大”的身份傲然挺立,所以,在哈市與省電力部門商談大廈的“去留”時,總是落敗。
在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哈爾濱人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愈發重視,這就促進了電力大廈拆除的進程。“電力大廈的拆除,是哈爾濱文化保護的歷史性勝利,是哈爾濱‘客廳’與電力大廈對搏14年後的成果。”張相漢說。
記者從哈市規劃部門獲悉,目前博物館地區規劃已完成,電力大廈拆除後將重新規劃成廣場,設計主題為“還原歷史風貌,再現歐陸風情”。原意大利領事館將成為廣場上最主要的景觀,博物館地區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
同時,記者從哈市地鐵集團獲悉,為配合地鐵工程施工,將在大廈原址附近開闢臨時道路,地鐵工程結束後再進行廣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