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張旭光 記者 高長利)“十二五”時期,我省森工系統將舉全局之力,堅持“科技引領,創新支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方針,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創新型森工。這是記者從28日召開的全省森工科學技術大會上獲悉的。副省長呂維峰會前接見了與會代表。
“十一五”期間,我省森工系統投入科技經費6600多萬元,開展各類科技項目451項,其中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6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有109項獲得其他政府獎項。穆棱、東方紅等4個林業局通過了國際組織的森林認證,認證面積佔全國認證面積的90%。森工林區全系統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5%。
省森工總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提供優質、速生、高產良種50個及相應配套技術。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50項,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30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50項,其中發明專利佔一半以上,制(修)定50個以上地方和行業標准,形成較完善的林業標准體系和林產品檢測體系。到2015年,科技成果轉化率要達到60%。
為切實加強創新型森工建設,省森工總局充分發揮“外腦”作用,成立了專家諮詢委員會,在全系統積極開展建設“創新型企業”活動。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森工林區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在預算中安排必要的科技經費,一般企業技術研發經費佔當年銷售收入不少於1%,大中型工業企業要達到2%。為集中配置科技資源,克服“短板效應”,省森工總局還要求科技部門要以產品為龍頭,以產業為鏈條進行“頂層設計”,按照產業鏈設計科技鏈,在產業科技鏈上,優化配置科技資源,進行科研項目設計和成果轉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