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高寒水稻畝產600公斤 我省水稻種植突破『北緯48°禁區』
2011-10-29 09:02: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9日訊 『北緯48°以上不能種水稻』——在我省水稻生產上,這是盡人皆知的權威定論。然而,在這個秋季,定論被徹底打破。記者從省農委獲悉,通過耕作技術、品種選擇和高產栽培技術的綜合配套使用,我省在北部地區遜克縣、嫩江縣、孫吳縣進行的水稻高產試驗,取得顯著成績,最高畝產達到600公斤以上。

  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水稻專家董國忠介紹說,遜克縣位於北緯47°58′~49°36′,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有效積溫1700度~2300度,該縣乾岔子鄉明星村今年種植的600畝水稻,畝產達到500公斤左右。孫吳縣位於北緯48°59′~49°42′,同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有效積溫只有1571度~2117度,今年在沿江鄉大樺林子村試種的30畝水稻,畝產達550公斤左右,當地的紅色邊疆農場第四管理區種植的3000畝水稻,畝產更是在600公斤以上。位於北緯48°42′35??51°00′05?的嫩江縣,今年在前進鎮、伊拉哈鄉、臨江鄉共試種水稻1500畝,畝產均在500公斤以上。

  過去我省北部地區也有水稻生產,但產量一直在每畝七八百斤的低水平徘徊。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盧玉雙說,從過去的能種,到如今的能高產,這次水稻產量的大幅度提高,表明我省水稻生產在真正意義上突破了『北緯48°禁區』。一方面是全球氣候變暖為我省北部地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水田北擴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現代農業發展功不可沒。我省北部水稻高產的實現,是良種良法的共同作用。

  各地普遍采用了早熟品種、大棚育秧、機械插秧、缽育擺栽、配方施肥、低溫冷害防御尤其是關鍵期深水保溫灌溉、噴施葉面肥等多種技術的綜合配套使用。

  據了解,在我省北部地區北緯48度至北緯51度區間,有耕地面積2000萬畝左右。當地水資源豐富,年降雨量在550毫米~600毫米,區域內有黑龍江、通肯河、訥謨爾河等河流及其支流,發展水稻生產潛力和空間巨大。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