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獻血達人許長軍20年獻血12萬毫昇
2011-10-31 10:14:05 來源:生活報  作者:高春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許長軍忙著籌建萬人獻血應急隊

  大慶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們

  生活報10月31日訊 他們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一線工人,有的是普通的社區居民,有的甚至還需要別人的幫助,可正是他們和他們默默的行動,帶給我們,每天在某個角落、某個廣場、某人家中、某段路上的溫暖和感動……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此次“走基層踏訪龍江志願者”的采訪,記者一直站在志願者優秀代表們的一旁,體驗著他們獻血、幫困、助學、扶弱的真實故事和那份從骨子感覺出的“應該“。用心體察他們的動機、用眼親歷他們的真誠、用筆記錄他們奉獻時的快樂和汗水。相信志願者精神,細致處,定會讓您感懷至深;恢弘時,一定讓您飽嘗什麼叫大愛。因為,他們是權利意識、義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的統一,他們把自己真正作為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國家和社會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深信,隨著志願者行動的深入開展,志願者精神將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充溢社會,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發展的促進力量。

  一個成年人有多少血量?是4000—5000毫昇。大慶市的許長軍,無償獻血堅持20年,累計獻血量高達120000毫昇,血量相當於20多個成年人的血量。作為“龍江獻血第一人”,40歲的許長軍是大慶獻血志願服務隊的隊長,也是大慶油田電力集團宏偉熱電廠的鍋爐工,他因無償獻血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特別促進獎”、省“志願服務金獎”等獎項。

  10月21日8時許,結束夜班的許長軍臉上看不出一絲疲憊,吃過早飯,套上鮮紅的志願者衣服,便急匆匆地趕往大慶市紅十字血站。多年以來,許長軍只穿兩套衣服,一套是紅色的獻血志願者服裝,一套是藍色的工作服。他說,這兩套衣服就像他的人生,穿上它們,每一天既簡單又充實,“紅外套是志願者生活的激情,藍外套則是工作崗位上的冷靜。”

  1

  藍色冷靜和紅色激情

  在大慶市,許多人都知道許長軍的獻血事跡,但他的職業卻鮮為人知。“每天三班倒,五天一循環,春節、國慶等假期無一例外,輪到了就要上崗。”許長軍對記者說。

  在大慶油田電力集團宏偉熱電廠鍋爐廠房,許長軍一個人,在機器轟鳴的熱電廠房,從凌晨工作到清晨,那種寂寞和冷清,難免會影響人的情緒。短短半個小時,記者就出現了躁動、不安的不適感,而許長軍每天要工作八個小時,他說他已經習慣了。

  許長軍生活在一個普通的石油工人家庭,12歲那年,父親摔傷入院,手術急需輸血,一位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救命的血慢慢輸入父親體內,一個強烈的想法埋在了許長軍心中。1991年,許長軍參加工作,獻血生涯從此開始。“如果說日復一日的工作有些枯燥,那麼在無償獻血中,我則收獲了激情、快樂和滿足。”他這樣對記者說。

  2

  只要急用血隨叫隨到

  作為志願者,許長軍在血站最多的工作是向初次獻血的市民做心理疏導,“獻血並不可怕,沒有危害,會拯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是一件好事”。

  記者在獻血記錄上看到,許長軍無償獻血76次,無償獻血小板139個治療量(每個治療量相當於800毫昇血),總獻血血量高達120000毫昇,相當於20多個成年人全身的血量!

  許長軍的手機還專門為血站設置了特殊的“警笛”鈴音。許長軍回憶說,2006年1月的一天凌晨3時許,電話鈴突然響了,血站人員焦急地告訴他,有位急性血液病人生命垂危,急需血小板救治。他翻身起床,一頭鑽進了深夜的寒風中。趕到中心血站,他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前後用了兩個多小時完成血液的分離,患者得救了。無償獻血組建服務隊多年來,志願者們遇到了很多人,聽到很多話,除了敬慕鼓勵,也不乏冷言冷語,“這些人腦袋進水了、想出名、……”而許長軍則多選擇沈默。“想到自己的血液流進生命垂危的病人體內,病人因此脫離危險,我心裡就充滿感動和自豪,這種感覺,只要我自己能體會到,就足夠了。”

  3

  當獻血

  成為一種習慣

  21日9時許,記者隨許長軍轉乘公交車趕到血站。從電視上得知血站急缺O型、AB型血的消息,已有五六十位市民趕來獻血,而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正忙著帶大伙體檢、填表。許長軍是大慶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的隊長,為方便服務隊的志願工作,血站專門設立了辦公室,“沒有工資、沒有任何報酬,參加服務隊的成員,幾乎都是多年無償獻血的市民。”

  “自從2006年許長軍組織成立獻血志願服務隊以來,血站每一天都離不開他們的身影。”血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血站每年缺血量呈10%的比例遞增,今年增幅猛增到25%,獻血志願者除無償獻血,他們的服務和號召給血站帶來的幫助難以衡量,而服務隊400餘名志願者,幾乎都是社會各界最基層的平凡人。

  “大慶市獻血量在4000毫昇以上的志願者有不少,現在是關鍵時期,我們希望能把這部分志願者組織起來,成立應急隊,幫大慶度過難關。”在21日的采訪中,許長軍對多次無償獻血的市民進行統計,他告訴記者,大慶“血荒”越來越嚴重,尤其在秋冬季,無償獻血的市民持續減少。“當獻血成為一種習慣,為別人奉獻愛心就會變得很簡單,希望我們能夠讓大慶變得更加溫暖”。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