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1日訊 由於在洗錢、套現、偷逃稅款以及行賄受賄等灰色事件中常常出現,預付卡長期以來飽受詬病。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的《關於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在這份被稱為“限卡令”的新規中,實名登記制度、非現金購卡制度、限額發行制度等三大制度是最大亮點。對於購物卡的限制,鶴城市民多持贊成態度。
近日,記者對齊齊哈爾市購物卡辦理的現狀做了調查。記者在齊齊哈爾市一家大型服裝商場了解到,購物卡面值從100元到5000元不等,辦理多少張都行,不用身份證實名登記。對於記者提出的打算辦50張面值1000元的卡發福利,用現金是否可以支付的問題,一位工作人員肯定地回答:“買多少張都可以。”
根據新規,對於購買記名商業預付卡和一次性購買1萬元(含)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由發卡人進行實名登記。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000元(含)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萬元(含)以上的,通過銀行轉賬方式購買,不得使用現金;使用轉賬方式購卡的,發卡人要對轉出、轉入賬戶名稱、賬號、金額等進行逐筆登記。這意味著,無論是單位或個人,只要購卡消費超萬元都須實名。由於預付卡購買者多是單位和企業,央行此項規定,被認為是有利於控制公款消費。
“國家出這個政策挺好的,可以抑制一到年節就瘋狂倒卡的黃牛黨。”消費者王先生表示。采訪中不少消費者都曾遇到過倒卡黃牛黨的騷擾,這些“黃牛”一般就蹲守在商場結賬的地方,一有顧客用現金結賬,他們就湊過來用等值的卡換消費者手中的現金。一位曾經倒過卡的卡販告訴記者,新規如果實施,最賺錢的大面額購物卡回收業務將受較大衝擊。據了解,此次央行發布的《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主要針對的是跨行業的通用預付卡。而超市、美容美發店發行的購物卡只能在發行機構消費,所以並不在辦法管理之列。而由商務部監管的有關《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行和服務規范》目前還沒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