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建起全省第一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2011-11-03 09:45:41 來源:東北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訊 勞作休息的田間地頭、娛樂休閑的村頭廣場,因為一幕幕流動風景的出現,注入了無限活力,也將最新鮮的資訊和最實用的科技信息帶給每位村民。從2007年開始,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市組建全省第一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自此,全市10個縣(市)區56個鄉鎮的887個行政村,每村每月都能看到一場數字電影。改革惠及百姓,也打破了傳統放映格局,為農村電影放映事業注入了生機。

  搶抓機遇破解電影放映瓶頸

  回憶起擔任新華影劇院經理的那幾年,市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桂華頗有感觸:那時市區電影院效益一直下滑,農村電影放映事業更是陷入低谷。負責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市電影公司買斷解體,各縣鄉鎮的電影公司也紛紛倒閉,在農村家門口看場電影幾乎成了村民的一種奢望。如何探索建立公共服務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新運行機制,成為陷入困境的電影放映事業亟待破解的瓶頸問題。

  2007年,我市被確定為全省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設備資助試點市的消息傳來,市文化部門搶抓改革機遇,勇敢邁出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決定組建全省第一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擔起“21世紀每村每月免費放映一場電影”的農村數字化電影“2131”工程的艱巨任務。

  4年5萬場免費電影走進農家

  2007年11月,市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體制上,公司股東由包括國家、集體、個體等9家不同所有制單位組成,按照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運作。此後,公司打破傳統農村電影放映格局,嘗試著把電影放映“請出”電影院,走進鄉村,走進學校、工廠和機關。在播放娛樂電影的同時,還增加了農業科教電影,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技術。短短4年時間,全市農村數字電影點已放映電影5萬餘場,觀眾達四五百萬人次,成了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文娛活動,很多村屯甚至出現了多年不見的全村老少集體觀看電影的熱鬧場面。

  各方參與為農民看電影“買單”

  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是一項公益事業,國家給補貼,缺口部分仍要靠院線公司自籌。該公司把“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群眾受益”這16個字,作為探索建立公共服務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新機制的法寶。積極尋求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和個人的參與,通過廣告經營、影企聯姻等方式,實現年平均簽約近60餘萬元的收效,用於增添新設備,擴大放映隊伍,滿足更多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化改革、走向市場,讓我市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品嘗著發展的甘甜。現在市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已擁有70臺放映設備,100餘名放映人員,年均完成放映公益電影10644場,並多次獲得國家、省、市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先進集體”榮譽,將“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這項公益事業做成了雪城的一個文化品牌。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