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科技花開耀龍江—黑龍江省科協『六大』以來工作綜述
2011-11-03 15:01: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賈鑫瑩 王剛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訊(賈鑫瑩 王剛 記者楊林川)黑龍江省科協六大以來,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健全各級組織,各類學科逐步齊全,成為推動黑龍江省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按照“三服務一加強”的工作定位,“搭建平臺、資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和“大聯合、大協作”的工作方式,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

  全民科學素質提高0.3個百分點

  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我省18個部門組成了實施工作領導機構,辦公室設在省科協,全省13個市地相繼成立了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工作領導小組。面向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乾部和公務員四大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重點人群,廣泛開展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等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開展了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英特爾求知計劃、科技夏令營、校園科技節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開展了“科普之冬”品牌科普活動、“三下鄉活動”、“新型農民創業培訓”、“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農村青年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

  2010年公眾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我省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3.3%,比2007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同期0.03個百分點。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科協帶頭、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大聯合、大協作的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科普能力大幅提昇

  “十一五”期間,省科協積極發揮黑龍江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的作用,有效地發揮科協組織的人纔優勢、智力優勢、組織網絡優勢和科普品牌活動的社會效應,初步建立了以一批科技場館和專題館為主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為輔助、一批科普畫廊為基礎的多元化多類別的科普基礎設施網絡。

  幾年來,全省建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19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45個;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24個,省級科普示范縣(市、區)39個,省級科普示范社區105個。編印《科學點亮新生活》雜志20萬份,利用科普大篷車、網絡電視等手段傳播科普,有力地促進了全民科學素質的提昇。

  科普惠農助推新農村建設

  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2006年起,黑龍江省科協與省財政廳也啟動實施了黑龍江省“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全省各級科協組織以此為契機,不斷擴大“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獎補范圍,以點帶面、榜樣示范,助推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年來,全省共有56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26個科普示范基地、40個科普帶頭人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和個人;共有64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38個科普示范基地、28個科普帶頭人被評為省級“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和個人,共獲得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獎補資金2320萬元。

 


  農技協助燃農民依靠科技致富之火

  近年來,農技協組織蓬勃發展,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及網絡建設、農民組織化程度和社會服務、農業技術經濟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助燃了農民依靠科技致富之火。

  多年來,全省農技協組織積極發揮上聯科研院所、下聯千家萬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使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和科研成果轉換成廣大農民看得見、信得過、學得會的技術方法;積極發揮致富帶頭人的帶動作用,開展了“科技致富創高產競賽活動”,為廣大農民送去了科技信息、先進實用技術。目前,全省擁有各級各類農技協組織9557個,會員75.3萬人,涉及農、林、牧、漁、加工等70多個專業,分布在全省1000餘個鄉鎮,聯系200餘萬農戶,初步形成了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

  學術交流促進科技創新

  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充分發揮學術交流對自主創新的重要推動作用,積極搭建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學術交流平臺,努力打造學術交流活動品牌,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的學術交流活動,為全省科技進步與學科發展提供服務。

  六大以來,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共舉辦學術交流活動5000多次,交流論文34萬多篇,參加的科技人員達45萬多人次,為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人纔成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搭建國際科技交流平臺

  科協系統的民間國際科技交流是我省對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高效務實的對接引進工作,為我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等搭建了有效的對接平臺。

  自2005年起,省科協開展品牌活動“海外引智架橋工程”,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邀請以色列專家來我省培訓、派出我省科技人員赴以色列培訓、邀請以色列企業來我省考察合作、舉辦多次合作研討會、為企業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與以色列相關部門對接等等,開拓性地開展了與以色列的經濟技術合作,並取得了可喜成果。成功主辦了“第七屆海峽兩岸休閑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積極引進人纔,省科協全力推進“海智計劃”。選擇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中的重大課題作為服務主題,先後申報了“松遼盆地深層天然氣開發”、“海外引智架橋工程”、“農產品深加工”、“歐洲華人微電子論壇”合作基地等項目,均被列為重點項目進行實施。

  科技服務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發展

  多年來,為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省科協的推動下,我省一些企業建立了科協組織,成立了企業科協。目前全省企業科協已達400餘個。

  省科協六大以來,我省開展了四屆“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全省有400餘家企業參加,參賽人員近20萬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議5萬餘條,被采納建議3萬餘條,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青少年科普活動蓬勃開展

  近年來,省科協深入開展“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同時,組織全省近千所中小學,約60萬人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了“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並繼續為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的農村青少年提供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通過一系列活動,提高了全省青少年科學素質,推動學校科學教育的發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