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4日訊 本來僱車打算收購玉米,不想卻對僱用的車輛產生了邪念,譚豐和劉強(化名)將僱用的司機殺害後,賣掉了搶來的車逃到四川一個偏遠縣城。不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1年後,譚豐還是被哈市巴彥警方抓獲。
僱車起爭執殺人又搶車
接受采訪時,譚豐說:『我不用再每天都提心吊膽的,也不會天天晚上睡不著覺了。』
據譚豐交代,2000年,當時57歲的他和40多歲的劉強在伊春市上甘嶺區合伙做生意。5月中旬,兩人拿著錢來到呼蘭區,5月23日,兩人僱用了年僅19歲的朱永志的吉普車作為代步工具。中午吃飯時,劉強和朱永志因為50元租車錢吵了起來。劉隨後對他說:『這小子真氣人,咱們弄死他把車賣了換錢得了。』他點頭默許。18時許,兩人將朱永志騙到巴彥縣紅光鄉永勝村一帶將其勒死後拋屍。隨後,兩人將車在外地賣了6000元錢。不想,賣車當晚,劉趁他在旅店熟睡時拿走4000元錢後突然離去。第二天,譚豐只身一人一路向南逃到連雲港。
連雲港躲10年,冒充已故弟弟,帽子墨鏡不離身
剛到連雲港時,譚豐為躲避抓捕,從來不敢住需要用身份證登記的旅店,火車不敢坐,也不敢打電話和親人聯系。後來,為了生活,譚豐不得不到馬路上『戳大崗』,這種生活對他簡直是一種煎熬,因為他總覺得站久了就會被警察盯上,所以從來不超過3小時,而且時時保持警惕,四處觀察,一旦發現有警察就立即離開。譚豐只要聽到一起『戳大崗』的人說起逃犯被抓的事,就會下意識地走開。2002年,譚豐找人辦了一張假身份證,改名換姓進入當地一家工廠工作。為了掩人耳目,他每天戴帽子上下班,還戴上有色的近視眼鏡。2009年,弟弟譚軍去世,由於兩人長得很像,他便將弟弟身份證據為己有,換了另一家工程公司繼續打工,並以其名義買了房子,准備長期在連雲港定居。
偵技手段鎖定嫌疑人車輛民警追蹤1萬公裡擒凶犯
2011年9月6日,巴彥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顧彥峰得到線索,稱逃亡11年的搶車殺人逃犯譚豐在伊春出現。顧彥峰立即帶領民警前往伊春上甘嶺區調查核實,結果一無所獲。三名民警沒有放棄,經調查,發現譚豐後老伴李某在譚豐犯案不久後也失蹤。種種跡象表明,李某很有可能跟譚豐一起潛逃,而據調查李某的聯系地址在北京。9月10日,三人和該局黨委副書記張雪東到北京調查,卻撲了空。
第一次抓捕失敗並沒有讓民警們氣餒,民警們兵分兩路,一路再次返回伊春上甘嶺區譚豐原住地進行調查,另一路則對譚豐後老伴李某調查。調查中,民警得到一條讓人振奮的線索,李某有一筆電動車交易信息出現在連雲港。
9月29日,張雪東一行四人到連雲港市調查,當天便鎖定了李某電動車所在的位置。民警立即趕到電動車所在的某化工公司院內,恰好看見一名男子騎車離開,從背影上看很像譚豐,為不打草驚蛇,民警們並沒強制抓捕,而是向守門保安了解情況,從保安口中得知,剛纔離開的男子名叫譚軍,是公司臨時工人。根據民警掌握的資料,譚軍是譚豐的弟弟,已死亡,由此可見此人必是冒充弟弟的譚豐。
隨後,民警們便在公司門口蹲守,等待譚豐自投羅網,可一連4天均未等到譚豐,而之後借助技術手段,民警們發現譚豐已離開連雲港,一連幾日從西安經廣元、眉山、西昌到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並停留在了那裡,10月25日12時,經過50多天、前後輾轉1萬餘公裡的追捕,民警們終於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復興鎮某稀土礦山將正在乾活的譚豐抓捕歸案。
10月28日,譚豐被押解回巴彥,聽聞凶犯落網,被害人馬永志的父親特意從呼蘭趕到巴彥。馬先生說,自從小兒子被害以來,家裡幾乎傾盡所有尋找殺害兒子的凶手,可11年來一直沒有結果,現在凶犯落網,小兒子在天之靈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