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5日訊 剛剛過去的『十一五』,是雙鴨山市城鄉基礎設施投資總量、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最大最快的時期。城市建設項目、民生項目累計達到521項,投入資金達110億元,僅財政直接投向市政建設項目資金就達4億元。其中,2010年全市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總投入30億元,實施了市政基礎設施項目91項。
社會福利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安邦河治理等一批關系群眾生活的城市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或開工建設。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所有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村村建成活動室,基本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先後實施了沈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安置居民3.4萬戶,改造農村泥草房4.6萬戶。其中去年改造泥草房11219戶,建設示范村12個,棚戶區改造和沈陷區治理,分別開工建設住宅102萬平方米和3.2萬平方米。
完成了雙樺公路、哈同高速雙佳段等五條公路建設,哈同高速雙佳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該市無高速公路的歷史。去年新建農村公路47條,總裡程223公裡。
重點實施了大樹進城、樓體改造、燈飾亮化等工程,城市特色和品位日趨彰顯。近年來,累計植樹造林54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到39.5%。城市綠化覆蓋率增加到40.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加到11.2平方米。
『十二五』,雙鴨山提出,力爭在提昇城市品位、管理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大踏步向山水生態城邁進。
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按照『一河兩帶、十山五城,高橋路網、四縱九橫,城市管線、地下通行,六區同建、形成衛星』的思路,堅持『布局功能化、環境生態化、風貌特色化』原則,大手筆、高水平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風貌特色規劃》編制,推進城市發展格局調整,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做大城市經營文章。按照『大片收儲,整體開發』的思路,圍繞城區和村屯改造、城鎮建設、企業搬遷等重點,加大土地收儲力度,通過土地置換、淨地出讓、環境改造、連片開發等,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路網建設,饒河大五線邊防公路力爭年內開工,雙樺公路年底通車;全面啟動饒換、寶迎鐵路建設。繼續推進安邦河治理、棚戶區改造和沈陷區治理等城市重大工程建設。加大馬鞍山路等市區道路改擴建力度,實施城區乾道和背街巷道改造工程。加快城市供熱管網建設,實施樓體分戶供熱改造工程,切實保障城市供熱。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入開展『三優文明城』創建活動,力爭年內跨入全省創建工作先進行列。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開展裸地整治會戰,力爭實現市中心區裸地硬化、綠化全覆蓋。繼續加大城區亮化、美化力度,進一步提昇城市品位。
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加快農田林網、城區綠地建設,嚴控山體綠線,做好城區周邊山體造林工作,全年植樹造林5.2萬畝。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強化重點企業環境監管,保障全市環境安全。繼續實施安邦河、撓力河、七星河、大佳河等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