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陽明灘大橋工程6日竣工通車 『給力』提速過江時間
2011-11-06 10:59: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連接城市西部4個新區的陽明灘大橋6日竣工通車

  東北網11月6日訊 (記者 王蕊) 金秋季節,哈爾濱市實施城市發展新戰略又傳捷報,由哈爾濱市建委歷時18個月組織實施的全長15.42公裡(含8.29公裡的陽明灘疏解工程)的陽明灘大橋正式竣工通車,至此,該橋是哈爾濱市4年內建設完成的第3座跨江大橋。

  陽明灘大橋連接城市西部4個新區 解決過江交通難

  為保障“北躍”戰略快速實施、盡早實現“兩岸繁榮”目標,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設現代大都市高度,以前所未有的膽識和魄力,果斷決定實施交通過江大戰略,投資72.77億元,今年10月上旬完成了松花江大橋拓寬工程之後,今天連接城市西部4個新區、跨江跨河跨路穿鐵路線的重要通道——陽明灘大橋勝利竣工通車,實現了4年建成3座跨江大橋的宏偉目標,徹底解決了“北躍”通道不足、過江交通難問題。

  據了解,陽明灘大橋在建設規模、景觀設計、建設速度、技術創新等方面均創造了新紀錄。該橋是我國長江以北地區橋粱長度最長的超大型跨江橋,北起松北區三環路與世貿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北側前進防洪大堤、松花江航道和南側群力防洪堤後與三環高架路相銜接,長7.133公裡,加上橋南即將完工的8.29公裡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三環高架路),全橋總長度達15.42公裡,橋寬41.5米,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最大可滿足高峰9800輛/小時的機動車通行。該橋主橋采用自錨式懸索、雙塔門式結構體系,是黑龍江省首座自錨式懸索雙塔跨江橋,主塔高80.5米,主跨跨度248米,其主跨跨度列全國同類橋梁第4位。主梁采用鋼混凝土疊合梁,其跨度為全國同類橋梁之首。

  哈爾濱市2011年路橋建設超額完成 提昇城市路網承載功能

  據哈爾濱市建委負責人介紹,2011年,是哈爾濱市城市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年。全市建設者緊緊圍繞“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新戰略和建設現代大都市目標,以大力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加快外延性路網框架布局、進一步完善老城區路網功能為重點,組織實施了城市東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塊路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面對融資難、土地房屋征拆政策調整的嚴峻形勢和加快建設的新任務,哈爾濱市分四批超額完成了全年建設任務,新建陽明灘跨江橋、宣化高架橋、大成地道橋、香福鐵路跨線橋等大型橋梁和街路配套橋涵33座,新建改造電碳路、先鋒路、化工路、空港迎賓大道等主乾道路29條,改造幸福路、湘江路等區域性道路132條,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37萬平方米,城市路網承載功能和環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以過江通道建設為引領,哈爾濱市相繼完成了化工路、香福路、哈平路、先鋒路、水泥路改造和電碳路、香明街伏爾加莊園路建設等一大批具有強大輻射力和帶動作用外延性路網工程,建成了宣化高架橋、新康高架橋、大成街地道橋等一批疏通交通節點的關鍵橋梁,城市路網格局正向江南江北貫通、立體化大交通時代邁進。

  路網格局快速打通 帶動哈市4個新區經濟發展

  今年完成的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拓寬工程及東部、西部路網工程,在盤活了城市外圍潛在的土地資源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陽明灘大橋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松北、群力、哈西和哈南工業新城等城市北部和西部新城區的交通樞紐,給正在建設的江南江北4處新城區增添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圍繞“北躍”戰略,哈爾濱市同步加快了科技創新城路網建設,極大的促進了松北科技創新發展,目前,科技創新城已簽約入區企業單位117家、項目192個,開工建設企業單位96家,項目173個。今年城市東部區域路橋建設投資達56.79億元,實施了12項建設工程,一年時間就迅速改變了東部地區路網缺乏、交通設施落後、阻礙產業發展的難題,東部地區產業迅速崛起,發展勢頭迅猛。伏爾加莊園路、松江濕地旅游通道和小白魚泡支路建成後,哈市重點濕地旅游景區伏爾加莊園和松花江濕地成為市內外游客必去的景點,游客量大增;水泥路、化工路、香福路、電碳路竣工通車後,東部地區化工、建材、物流等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東巨路建成後,為黑龍江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建設提供了交通保障。隨著區域路網不斷完善,哈西地區吸引了一批現代服務企業,該區域有望成為哈爾濱市現代服務產業重要集聚區。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