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大霧迷城能見度50米 機場19個航班延誤
2011-11-07 09:21: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訊 “我在哈爾濱生活了20多年,第一次遇見這麼大的霧。”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

  哈爾濱市氣象臺6日早6時30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6日早哈爾濱西部區縣市大部分區域有大霧,東部縣市有霧,並逐漸減弱,中午時大霧可漸漸消散。據省氣象部門監測,哈市今天5時許開始降霧,9時55分市區內霧氣基本消散,市區能見度為50米。

  據市民反映,今天的晨霧,哈爾濱東部和哈爾濱西北部霧相對較大。對於一些市民反映的能見度只有5米,而監測卻是50米的問題,氣象部門解釋說,因氣象監測站點的能見度與市民所在位置的能見度可能存在差異,因此能見度數據也不同。

  省氣象專家介紹,今天哈市的大霧中主要是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較多,濕度大,而含煙量少。同時今天的風力較小,生活空間中產生逆溫層。由於霧有局地特性,在空氣乾淨的環境下霧會比較小,而在污染比較大的環境中,霧也會相對大很多。

  “去早市買菜迷路了”

  6日早6時左右,記者在道外區古梨園內看到,晨練人數比平時明顯減少。家住古梨園附近的張大娘每天都到公園裡去打太極拳,“霧太大,什麼都看不清,喘氣兒都感到不舒服,今天就不鍛煉了。”張大娘對記者說。

  家住道外區大有坊街市民張先生說,早起去早市買菜,回來時隱隱約約看到一處公交站臺,以為快到家了,結果走到跟前纔看清,離家還有一道街的距離呢,因為霧大居然迷路了。早市一位賣菜的攤販告訴記者,5點左右到早市後,就感覺霧越來越大,拉菜的車上覆蓋了薄薄的一層冰霧。賣菜的生意也受到影響,買菜的人比平時少了一半。

  楊先生家住道裡區建國街,早晨開車去群力新區天鵝灣小區接朋友,因為霧大能見度低,根本看不清街牌,導致在他在群力新區頻頻迷路。“我對這邊本來就不熟,今天霧還大,能見度也就20米,完全看不清哪條街挨著哪條街,我只能邊開車邊給朋友打電話,足足繞了半個多小時纔找到地方。”

  “不敢開車,改坐公交了”

  受大霧影響,6日一早,哈市多個地段車行緩慢,出現交通擁堵現象。市民方女士說:“今早7點半我在學府路打車,等了半個多小時纔拼上車,司機說前面堵車,沒到地方就讓我下車了。”騰訊微博網友李秋實說:“今早在哈爾濱打車,早起霧大,司機不但給我繞道還在半路騙我下車,本來十七八塊就可以到目的地,結果繞行收了我25塊錢。”

  家住城東新居小區的祝女士像往常一樣,7點下樓准備開車去上班。但她推開單元門卻發現,外面白茫茫一片,對面的樓房都看不清,她決定不開車,改為打車。“今天不開車了,霧太大,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市民劉先生說,早晨6點半,他開車從小區出來,行至南直路、長江路附近時感覺大霧嚴重影響視線,交通信號燈的綠燈都變成了藍色,前方的車若隱若現,路上車行十分緩慢,為提醒其他車輛注意,所有車輛都打開了應急雙閃燈。

  7時許,記者在公濱路的公交站臺附近看到,候車的人能有幾十人。“能見度特別低,四五米之外都看不清楚!”陳先生說,自己平時都是騎電動車上班,但看到這麼大的霧就改乘公交了。

  大霧·成因

  暖空氣太強明天還有霧

  據預測,7日上午全省大部分地區還可能出現煙霧天氣。雖然8日立冬,但是未來幾天,哈爾濱市氣溫仍然較高,發生大霧天氣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10月末以來,我省大慶、鶴崗等多地被大霧籠罩。自10月份至今,哈市已經連續出現了10餘個煙霧天。

  “近段時間,冷空氣遲遲不來,因此沒有大風和降雨等天氣,空氣中的懸浮顆粒聚集很多,容易產生大霧。”氣象專家表示,哈市今年的暖空氣太強,上空溫度過高是導

  致煙霧天頻發的直接原因。

  我省今年秋冬季出現的煙霧天主要是一種逆溫天氣狀況。冬季通常的天氣情況是地表溫度高於上空溫度,但逆溫天剛好相反,地表溫度低而上空溫度高,所以形成了一個逆溫層。逆溫層像一個大蓋子一樣將人們生活的空間罩住,上面的冷空氣少,風力也小,又逢供暖期,所以空氣中的煙塵、汽車尾氣等污染物無法擴散,導致煙霧天。

  專家表示,哈市市區的大霧屬於輻射霧,與著名“霧都”倫敦的光化學煙霧有本質區別。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