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評
千億投資十年壽命小靈通是產業失誤
小靈通是在“競爭”大旗掩蓋下的巨大產業失誤,小靈通基站由於其規模、硬件、制式等和目前的2G基站以及3G基站都不一樣,原來國家在小靈通方面投資的硬件都無法再利用,只有放棄。而沒有了小靈通網絡,小靈通終端也只能報廢。
小靈通從一誕生即充滿了爭議,被痛批為“一種落後的技術”。然而,恰恰是這種“一出生即老得足以死去”的技術,在中國曾經發展到了接近一億用戶,比先進的CDMA的用戶數還多出一倍不止。
說到底,根源在於當年的非對稱管制政策。中國電信和當時的中國網通,一直不被允許發展經營移動業務,眼看著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市場上突飛猛進,自己的固話業務卻每況愈下,從增幅下滑直到出現負增長。中國電信和當時的中國網通一方面鍥而不捨地申請移動業務牌照,另一方面打起了擦邊球,推出小靈通業務。
在固話業務日薄西山的背景下,小靈通更一度成為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主要的新增用戶來源,成為其少有的業務增長點。在沒有移動業務的日子裡,小靈通是兩大固話運營商吸引用戶、抗衡移動運營商的武器。如果說小靈通的誕生是一個錯誤,那麼這個錯誤也是必然的,它是當時的非對稱監管政策造成的,是運營商之間的利益博弈造成的。
因此,衡量小靈通的成敗,我們決不能繞開它在中國誕生的背景,決不能忽視它對於中國電信、網通的戰略意義,而單純地去計算其盈虧和投入產出比。當然,隨著新一輪的電信重組完成,中國電信收購聯通的CDMA業務,網通則並入聯通,小靈通的戰略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對於新電信、新聯通而言,小靈通反而成為了一種阻礙,可能和現有的移動業務,特別是3G業務形成競爭。
對於運營商而言,小靈通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但對於廣大用戶而言,要跟小靈通說再見卻並不容易。很多人直到今天也還沒有棄用小靈通,原因何在?資費低廉,通話清晰,耗電小,輻射少。而幾千萬用戶的堅守,更加說明了小靈通還有存在的價值。
如果小靈通退出歷史舞臺是一種必然,那麼,如何妥善安置這批不捨的用戶纔是當前最最重要的事情。
小靈通資費實惠仍有市場
哈爾濱市民楊女士現在仍使用小靈通,她告訴記者,雖然聯通在近期給用戶發短信稱,辦理小靈通撤機有優惠,但自己還是不想換。“我的小靈通是資費包月的,市話隨便打。”她表示目前聯通還沒有哪個業務套餐比小靈通實惠。“如果取消了小靈通業務,我會要個說法。”
因為生意上的需要,肖女士最近需要安裝一部固定電話。“朋友說安固話不如買個小靈通,還能隨身攜帶。可我去聯通營業廳一打聽纔知道,小靈通年底要退市,聯通早就全面停售小靈通了。”肖女士告訴記者,因為這些天了解到不少小靈通的超值業務,新的買不到了,就想淘個二手的。“按照我生意上的需要計算,用固定電話的話,每月起碼要500元話費。如果現在花300元買小靈通,資費是70元包月,比用固話能省去好幾百元呢。”肖女士說。
小靈通“釘子戶”堅決不退網
小靈通以資費低、輻射小和省電吸引了大批“鐵杆”粉絲,如今小靈通即將退市,勢必涉及到換號和換機的問題。
市民杜先生稱:他要做“小靈通釘子戶”,沒有特別優惠的政策,堅決不退網。另一位小靈通用戶周先生則表示,他用的小靈通是跟家裡的電話綁定的,走到哪裡都不用擔心沒有接到電話,而且和家裡電話綁定之後資費很便宜。
還有一些快遞員認為,留住小靈通對於他們的工作是非常實惠的。
面對退市,大量的小靈通用戶深感受傷。北京的一名小靈通用戶時先生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去起訴工信部,認為工信部讓小靈通退市的文件沒有進行聽證,請求法院予以撤銷。在采訪時,市民宋先生十分堅定地說:“用得好好的,憑啥說退就退了?我就是要做小靈通的釘子戶,就是不退網!”
如果小靈通終將告別歷史舞臺,現有用戶的權益如何得以保護?畢竟,每位小靈通用戶簽訂入網協議時,都與電信運營商確立了長期的電信服務合同關系,退網將直接導致這種服務合同的終止。
網絡調查顯示,52.7%的投票者希望在轉網後“保持原有小靈通資費標准不變”,34.7%的投票者要求運營商“贈送一部手機”,8.7%的投票者選擇“贈送話費”。而每一項選擇,對於聯通公司來說都意味著一筆不小的“支出”,都是不小的壓力。
據記者了解,哈爾濱小靈通用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如果取消小靈通業務,運營商應推出同樣低資費的套餐業務;二是對小靈通終端進行相應的補償;三是實現小靈通的原號轉網。
小靈通吉祥號叫價過萬
記者在趕集網、58同城網哈爾濱社區看到,有幾百個出售小靈通靚號的帖子,記者找到了一個“6連”的小靈通號碼,賣家標價1萬元。“那個6連的號碼已經賣了。”賣家告訴記者,他手上還有很多靚號可以出售,隨即提供給記者一個“5連”的號碼,不過售價仍要5000元。
記者以小靈通即將退網為由與其還價,“這個號不會輕易被收回。有靚號的人不在少數,運營商沒權利說回收就回收。花高價買來的號,不能說廢就廢。”
記者隨後又選擇了售價300元和500元的兩個賣家,記者在電話中試探其價格可否優惠時,對方都堅決表示不議價。
“新小靈通號已經停售,老用戶願意拿出來賣的也不多,所以現在市面上的小靈通號很少,你想享受幾十元包月的便宜話費,機會可不多了。再說就算小靈通退市,聯通也會提供免費的轉網服務,絕對超值。”一位賣家說。
退網時間表還沒定
2009年2月,據工信部出臺的《關於1900-192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目前小靈通所在的1900-1920MHz頻段無線接入系統應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但到目前為止,哈爾濱聯通方面沒有向用戶作出有關小靈通將會強制退網的提示。
記者就小靈通退市產生的種種傳聞采訪了哈爾濱聯通。工作人員說,小靈通退市需要由工信部以及中國聯通進行全國統一布置。而且,清理小靈通業務並不只是退市一個業務,最重要的是清理相關頻段。聯通公司稱,早就已經停止銷售小靈通,有關小靈通的新業務全部停止。
即便如此,“退市”已是大勢所趨,幾千萬的小靈通用戶應該怎麼辦?停用小靈通後要選擇哪家運營商的業務?選擇何種業務?
工作人員表示,關於小靈通手機處置、賬戶終止及賠償等後續問題的處理,目前沒有相關方案。聯通方面表示,小靈通退市沒有明確時間表,選擇拆機轉網的用戶可以獲得存話費贈送GSM手機的優惠,而對於單純退網的用戶,聯通還沒有出臺任何補償措施,所謂的高額退市補償只是空穴來風。
下崗小靈通污染隱患無人管
不少小靈通用戶發現一個問題:小靈通陸續退網了,棄之污染,留之無用,無人回收,該如何處理?
市民楊先生對記者說,辦理小靈通轉網手續時他問聯通營業廳服務人員,該怎麼處理小靈通?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負責回收,你自己隨意吧。”
楊先生曾在宣傳廣告中看到,一粒電池會污染數十立方米的土壤,他不敢隨便把小靈通扔了,專門找到一家回收二手手機的店,店老板卻說,小靈通沒有太大的回收價值,他們也不要了。
我國《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應當承擔回收廢充電電池和廢扣式電池的責任單位包括:充電電池和扣式電池的制造商和進口商、使用充電電池或扣式電池產品的制造商以及委托其他電池制造商生產使用自己所擁有商標的充電電池和扣式電池的商家。
記者給聯通客服打電話諮詢此事,客服人員的回答也是讓用戶自己處理。工信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值班人員告訴記者,工信部出臺《關於1900-1920MHz頻段無線接入系統相關事宜的通知》時,並沒有考慮廢舊小靈通的回收問題,他們目前處理這類問題也沒有任何文件作依據。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認為,只能建議市民按照分類處理廢舊電池來控制污染。記者又聯系UT斯達康和中興通訊兩家生產小靈通的公司,工作人員說,目前還沒有回收計劃。
據了解,目前各類手機電池屬於鎘鎳電池和鋰電池,在封閉狀態下對環境污染性較小,但是破損狀態的電池產生的污染後果不堪設想。由於手機電池目前還沒有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的名冊,現在只能呼吁市民自覺使用分類垃圾回收裝置,應由環保部門和具有實力的機構來對廢舊手機電池進行技術回收。市民千萬不要打、砸或焚燒舊的手機電池,以免發生危險。
延伸閱讀
小靈通年底前退網“不可能完成”
日前,工信部發布今年前8個月通信業運行狀況顯示,小靈通退網任務卻只完成了約1/4,要在年底前順利實現小靈通的退網清頻已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照工信部之前的要求,今年年底我國的小靈通業務要完全實現退網清頻,但是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小靈通用戶累積只減少了767.7萬,而剩餘用戶仍有2095.5萬戶。以此計算,小靈通的退網任務實際只完成了26.8%。按照這個速度,年底完成所有小靈通用戶退網基本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