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依蘭縣實施文化提神、文化惠民、文化強縣、文化揚名和文化保障五大發展戰略,堅持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雙輪驅動』,助推依蘭從『文化大縣』向『文化強縣』邁進。
實施『文化提神』戰略,構建清新健康的精神家園。組建縣委講師團,在全縣自上而下開展理論宣講。充分利用好四塊石、博物館和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進機關、進單位、進軍營、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工作,扶持和鼓勵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創作。
實施『文化惠民』戰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扶持公共文體事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大型文化基礎場館建設,完善鄉村兩級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抓住春節、漂流節和『十一』國慶節等重要節慶、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活動,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實施『文化強縣』戰略,打造多元高效的文化產業。編制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高標准建設四塊石紅色文化產業園、城西文化產業園、『滿祖文化』產業園和江北朝鮮族風情文化產業園四大文化產業園。推出四塊石抗聯影視城、『坐井觀天園』回收重新布展和滿祖宗祠等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引進大型文化產業開發公司,自辦文化產業實體,對全縣文化資源進行開發。
實施『文化揚名』戰略,塑造底蘊深厚的名城形象。積極組織參加國家、省市大型國際性展會活動,同時辦好漂流節和民俗節等地方節慶活動,推出一批極具依蘭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產品,吸引文化產業投資。
實施『文化保障』戰略,夯實持續發展的產業基礎。成立依蘭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加強對各文藝協會的領導,培養和造就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加大投入,力爭明後兩年完成博物館新館、圖書館和呂厚民攝影藝術館的建設改造任務。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和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力爭每年投入200萬左右,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