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1月9訊 眼下,在雞東縣的鄉鎮村屯,當地百姓議論最多的屬勞務經濟,忙得最多的算外出打工。這也難怪,該縣到今年9月中旬,累計有4.7萬人外出務工,“淘”回3.2億元創業回報。僅此一項,可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達2000元以上,目前,勞務輸出已成為雞東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為徹底減少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盲目流動,雞東縣從縣到鄉村均成立了勞動力轉移領導機構,同時建立了勞動力轉移服務網絡,對勞動力轉移實行目標管理,實行有計劃的組織輸出。該縣還在北京、上海、深圳、青島、大連、天津等地區及俄羅斯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及時把省內外、國內外的用工信息向全縣農民發布,同時與上海、大連、青島、哈爾濱等60多個城市勞務中介機構建立了穩固的聯絡關系,互通勞務供求信息。
隨著勞務輸出人員由體力型向智能型的轉變,雞東縣根據省內外、國內外市場用工需求,積極引導全縣12個勞務培訓基地和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展崗前技能培訓,並搞好專業培訓、定向和訂單培訓,還全方位抓好職業技能培訓,為用工單位提供對口需求專業人纔。探索“教學、實踐、安置”三位一體辦學模式,已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專業人纔達8000多名,學員畢業後全部到北京、上海、深圳、大連、哈爾濱等地就業,還有的到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務工經商,年收入頗豐。該縣還與北京、青島、大連等城市一些用工企業簽訂了勞務訂單培訓合同,基本上達到了培訓多少,輸出多少,提高了勞務輸出的數量和質量。
該縣還為外出務工人員建立檔案,對有組織輸出人員做到了“輸出有人送、輸後有人管”。縣相關部門還拓寬跟蹤服務范圍,深入用人單位、廣泛了解生產經營、工資待遇、安全保衛及食宿條件等情況,及時妥善處理勞務糾紛,加大勞務監察力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全縣勞務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