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泰來縣充分利用和挖掘江橋抗戰文化、遼金古城文化、『九八抗洪』文化、濕地文化等文化資源,從建設江橋抗戰紀念館、塔子城古城遺址博物館、『九八抗洪』紀念館和泰湖濕地公園入手,著力打造獨具特色,集抗戰文化、抗洪文化、遼金文化、濕地文化『四種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新格局。
打造紅色抗戰文化。1931年11月4日,馬佔山將軍帶領中國軍民打響了有組織武裝抗日的第一槍。為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泰來縣從2001年開始,投資830餘萬元,建設佔地3萬平方米的江橋抗戰紀念公園。江橋抗戰遺址被列入第二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名錄,被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黑龍江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江橋抗戰紀念館2008年8月對外開放以來,已累計接待參觀者100萬人次。泰來縣計劃總投資9677.8萬元進行江橋抗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期工程建設。目前,已初步編制完成了設計方案和可行性報告。後續工程,包括重點建設江橋抗戰遺址復原工程、江橋抗戰主遺址標志性建築等8項工程。
打造遼金古城文化。泰來縣境內的塔子城古城遺址,是我省現存的三大古城之一,也是迄今仍有人居住的古城之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有效傳承遼金文化,打造中國古城名城,泰來縣計劃一期投資500萬元,建設塔子城古城遺址博物館,現已完成總體規劃設計。
弘揚抗洪精神。1998年,泰來縣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為奪取抗洪斗爭的勝利,泰來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戰勝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泰來縣擬投資380萬元,籌備建設『九八抗洪』紀念館。
打造濕地旅游文化。泰來縣從2002年開始建設泰湖國家濕地公園,總投資4425萬元,完成了環湖路、三羊開泰、浮雕小品等項目建設。公園東西寬4.18公裡,南北長5.31公裡,總面積1365公頃,共記錄有植物65科250屬484種;魚類7科31種;鳥類34科166種。對有效保護公園內珍貴的自然資源,提昇城市發展潛力,改善人居環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泰來縣委書記劉海城說:『「三館一園」的合理開發利用,使獨具特色的資源在保護中得到利用,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提高泰來人氣指數齊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