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11月14日訊 11月5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赫哲族依瑪堪項目傳承人吳明新又和往常一樣,在這個周六免費為幾個赫哲族同胞和赫哲族文化愛好者傳授著赫哲族伊瑪堪,3年多來,70多歲的吳明新老人一直是這樣做的,從沒間斷過,他只想讓赫哲族語言得到保護,讓赫哲族文化及伊瑪堪項目得到傳承。
吳明新免費傳授的赫哲族伊瑪堪傳習所開班已經3年,累計有800餘人次來學習過,他們從“你好”、“謝謝”等簡單的語言開始,再到一些小片段,不論是教者還是學員,他們都在為赫哲族伊瑪堪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做著不懈努力。
赫哲族傳統文化獨具魅力,赫哲語正處於自然消失邊緣,活態文化傳統正面臨急劇的流變和消失,為此,佳木斯市積極組織申報省級赫哲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編制了《佳木斯赫哲族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目前,省最終批復佳木斯市為“赫哲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省級)”,佳木斯市成為全省第一個成功申報的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城市。 佳木斯市在《綱要》實施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圓滿完成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全市以筆錄、攝影、錄音、錄像、搜集實物等方式共采集到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等12大類1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征集到珍貴實物資料79件,文字稿7.6萬字、錄音記錄8.3小時、攝像記錄53.3小時、照片566張。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項,市級名錄43項、縣級名錄64項。成功推薦入選國家級名錄代表性傳承人3名、省級名錄代表性傳承人15名。基本掌握了本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情況,並將普查成果整理出版發行了《東北三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培養及傳承工作、工作人員培訓工作、非遺基礎設施建設、舉辦展演展示活動、非遺理論研究等項工作進展也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