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李華虹 徐麗娟 記者 王蕊)記者15日從哈醫大二院獲悉,中國首輛雙能X線骨密度儀專業流動檢測車與11日走進哈醫大二院,為我省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進行骨質疏松癥篩查。專家認為,嚴重骨質疏松癥人群隨時都有骨折的危險,嚴重者可導致腦血栓、腎衰等疾病或並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應定期做監測骨密度檢查。
據哈醫大二院老年科主任醫師姜禮紅介紹,經過連續兩天的檢查,共檢測600餘人次,其中低骨量300人次,骨質疏松200人次,嚴重骨質疏松癥30人次。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昇的趨勢。
眾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對視物模糊,頭發變白、牙齒脫落、記憶力下降等外在癥狀容易辨識,卻對悄悄發生的骨質疏松認識不足,以致目前骨質疏松性骨折已經成為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顯示,在歐盟國家中,每30秒就有一個人遭遇骨質疏松性骨折,每5個患骨質疏松性體骨折或髖部骨折的病人中就有1個死於並發癥。骨折後,由於臥床不起而引起的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肺炎、褥瘡、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泌尿系統感染、腎衰、老年性癡呆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也加速了患者死亡的發生。
對此,姜主任提出,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應該從娃娃抓起,人們應遠離煙草,減少酒精、咖啡、濃茶、碳酸飲料的攝入,多曬太陽,加強體育鍛煉,不要過度減肥。尤其建議老年人、絕經期婦女、有脆性骨折的成年人、X線攝片已有骨質疏松改變者、接受骨質疏松治療進行療效監測者、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和藥物應用史的人群,應定期監測骨密度。
據悉,由衛生部醫政司、中國醫師協會組織的『醫療質量萬裡行——骨質疏松癥專題』全國巡回義診活動於今年2月份開始,派出的中國首輛載有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的骨密度流動檢測車,從北京出發,為全國范圍內的中老年人群免費檢測骨密度,11月初進入黑龍江省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