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品牌如此說謊,怎不讓消費者心寒。
東北網11月16日訊 有車已經不再是夢,擁有一款高檔車更是身份的象征。一般車型,分為頂配和低配,因配置不同,價格也有很大差別,而其中,座椅是否是真皮、真皮皮質的好壞,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可如果你花了高檔真皮座椅的價錢,買到的卻是小作坊生產的廉價座椅呢?
近日,記者與消費者劉先生一起,歷時兩天調查,發現了大慶市一些汽車4S店真皮座椅背後的驚人秘密。
市民劉先生今年選了一款近40萬元的奧迪A6。買車時,經銷商表示,這款車是低配的,沒有真皮座椅、桃木裝飾和座椅加熱,但目前廠家搞促銷,可以贈送這些價值20400元的配置。
劉先生詢問,如果不要這些配置,是否可以優惠,對方表示,可以優惠18000元。之後,劉先生特意詢問了真皮座椅的價格,對方回答是5800元。
車已經選好,劉先生在向朋友炫耀時,朋友不經意地說了一句話:“啥座椅啊,5800元,都是個人加工的。”
“不會吧?”劉先生覺得不可思議。盡管5800元相對於40萬元的車來說算是小錢,可這麼知名的奧迪A6,竟然裝配如此來路不明的真皮座椅,開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於是,劉先生打算對朋友說的話進行一番調查。

工人忙著套皮墊。

走訪兩天探詢“真皮座椅”真相
劉先生把他的想法對記者說了,這讓記者很為難,首先,這種說法站不站得住腳還是個問題。退一步講,即便真的有小作坊為奧迪加工座椅,奧迪銷售方也不會向任何人透露的,而要想從這麼大的城市裡,挖出專門給品牌汽車加工座椅的作坊,恐怕也不會是件容易的事。
在劉先生的一再堅持下,記者動了心,打算和劉先生一起展開一番調查,探詢真皮座椅的真相。連續兩天,記者和劉先生對大慶市不少汽車裝飾商店進行了走訪。
調查結果讓記者吃了一驚,很多汽車裝飾商店都表示,他們確實與4S店有合作,而真皮座椅的加工是其主項。當記者追問具體有哪家汽車4S店委托他們加工座椅時,商家們就閉口不言了。看來,想要調查出背後真相,還真得費一番工夫。
最後,劉先生向朋友借了一輛車,來到祥閣汽配城一家裝飾商店,表示要為自己的車更換真皮座椅。
劉先生對這家商店提供的真皮座椅的質量表示懷疑。對方急了,表示,很多4S店都在他這裡加裝真皮座椅,並列出了奧迪、馬自達、奔騰等品牌,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記者表示,要看一看加工之後的貨品。對方說可以,馬上打電話讓負責加工座椅的人來一趟。
約5分鍾後,一名男子拿著5個座椅的樣品來到裝飾商店。劉先生看後,覺得這些座椅是高仿皮的,並非真皮座椅,決定再換一家。
見劉先生要走,男子有點兒著急了,說:“我打電話讓他們把奧迪的樣品拿來。”
難道“奧迪”真在這裡加工座椅嗎?劉先生眼前一亮。
2500元成交店內坐等“奧迪座椅”加工
為防止“偷梁換柱”,劉先生表示,一定要親眼看到真皮座椅加工的整個流程纔放心,包括親自挑選好皮子、裁剪、縫制,最後裝到車上,一個環節都不能落。
負責加工座椅的男子領著記者和劉先生,來到1000多米外的一處居民區。在一個沒有任何標志的門市房前,男子表示,這就是加工車間。
說話間,門被打開了,加工車間裡面,只有4臺電動縫紉機和2個案鋪,1名女子正在縫紉機前縫著東西,2名瘦小的男子站在一案鋪前,將模具放在皮子上,用切刀一點一點地切割著。
案鋪下面,堆著一些模板和做好的成套座椅,一套包裝皮上寫著“新菠蘿”,一套寫著“Q5”,一套寫著“奔騰B50”。
在挨著門的一面牆上,靠著幾卷顏色不一的皮子。大致看了一眼這裡的皮子,劉先生表示不太滿意,負責加工座椅的男子沒說什麼,領著劉先生和記者直接往屋子裡面走。在與廚房相連的一個屋子內,記者看到了更多顏色的皮子。
在縫紉機旁邊堆著的材料中,記者看到一套新的布料座椅套,上面的條形碼還未撕掉。
“這肯定是從新車上卸下來的,是4S店定做的嗎?”記者問。正在忙著的女子看了一眼,沒有回答。
看到簡陋的加工環境,劉先生有些懷疑,奧迪座椅能是從這裡加工出來的嗎?
見劉先生懷疑,男子拿出一套真皮座椅稱,這就是4S店跟他們訂制的。說著,將奧迪座椅氣囊的標志翻出來,給劉先生和記者看。
“這就能證明奧迪座椅是在你這裡加工的?”記者故意表示懷疑。
男子說:“我叫他們來他們就能來,他們還差我一套座椅錢呢。”說著,男子撥通了一個電話。通話中,男子表示,座椅已經做完了,問對方什麼時候過來取,並向對方索要尚欠的一套奧迪A6的座椅錢。對方表示,再等兩天,他沒在4S店內,今天過不來。
“誰知道你這個電話是打給誰的,說不定唬人呢。”劉先生說。
聽劉先生這麼說,男子有些急了,說:“他叫某某,是奧迪4S店的,不信你可以再給他打個電話確認一下。”一邊說,一邊將對方的電話號碼告訴了記者。
記者撥通電話後,詢問對方是否是奧迪4S店的某某,對方回答“是”。聽說記者需要他幫忙提供一個可以做真皮座椅的地方,對方仔細詢問了車輛的相關情況,卻沒有透露其他信息。
既然已經得到了證實,劉先生表示,可以在這裡做一套真皮座椅,但一定要親眼看著,經過討價還價,以2500元成交。
在等待座椅過程中,記者在牆上看見一張自制的表格,上面記錄著許多種車的品牌、顏色、數量。男子說:“這都是訂制座椅的。”木桌上面放著一個本子,上面記著多家4S店經理、副經理、配件人員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交談中,男子表示,做座椅的皮子學問很多,品質分好多等級,等級不同、產地不同,價格也不一樣,有些根本就不是皮,糊弄人說是合成皮,其實就是革,有些是二層皮,甚至是處理過的豬皮,車主根本無法分辨。
聲稱“哈市專供”加工地點卻在本市
11月15日,記者來到奧迪4S店了解情況。
在奧迪4S店,記者對一款不是真皮座椅的奧迪A6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名銷售顧問向記者介紹說,這款車目前正在促銷,可以贈送價值20400元的真皮座椅、桃木裝飾和座椅加熱。記者詢問,如果不要真皮座椅可以優惠多少?對方表示,5800元。
“一套座椅這麼貴,是原裝的嗎?”記者問。
對方考慮了一下,說:“我也不想騙你,這款車的真皮座椅,廠家目前不提供。但是,在哈市有專門加工的廠家,特供奧迪專用。要是你到‘外面’買,無論到哪選裝,質量都和我們4S店沒法比。”
隨後,記者詢問是否有某某(記者先前通話的人)在這裡工作,銷售顧問說“有”。
當晚,記者以一家皮制品公司工作人員的名義,再次聯系了奧迪4S店先前通過話的那名工作人員,表示想承攬奧迪店內真皮座椅的業務,對方表示已經有了合作對象。
記者問:“是不是祥閣汽配城附近的那家?”對方回答“是”。
記者詢問,對方給奧迪真皮座椅多少錢?如果奧迪4S店能與記者合作,記者可以將價格降得更低。對方告知,現在的合作對象給奧迪每套真皮座椅的價格是1100元。記者表示,這樣的價格太低了,自己接受不了。
謊話連篇怎不讓消費者心寒
先前,記者在與加工點的男子交談時,他表示,一套座椅收4S店2800元;奧迪4S店負責與男子合作的人告訴記者,一套真皮座椅的價格是1100元;在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到奧迪4S店買車時,銷售顧問告訴記者,一套真皮座椅的價格是5800元。盡管價格說法不一,但不難看出,從小作坊低成本加工座椅,4S店賺了消費者多少昧心錢。
而且,座椅加工地點明明就在本市,4S店卻告訴消費者是從哈市定點生產,專為奧迪特供。且不說座椅的皮子質量如何、加工的手藝怎樣,就衝著這一連串的謊言,就夠讓消費者心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