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提出打造『公交都市』理念 民營公交陸續收為國有
2011-11-17 09:46:58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17日訊 『我們早晨四點多鍾就要出門運營,早餐就在車隊吃,有牛奶、豆漿和雞蛋,我們的隊伍很穩定。』15日,記者走訪了哈市電車總公司的幾路車隊,一些駕駛員告訴記者,這幾年公司收回了承包給私人經營的多條公交線路,司機們的待遇明顯提高。記者從哈市公交管理部門了解到,哈市公交發展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已經提出打造『公交都市』的理念。『實施公司制改造,國有主導、多方參與,由分散經營走向集中經營,這是我們的發展思路。』

  民營公交陸續收為國有

  據哈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他們從根本上解決駕駛員短缺和流失問題的思路是,堅持公交行業公益性,綜合采取規范勞動關系、提高工資待遇、規范工時安排、改善工作條件等措施,推動公交行業健康發展局面。

  自上世紀末開始,我國許多城開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然而,由於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國有企業無法承擔購置大量公交車的巨額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民營公交企業走上了歷史舞臺,籌集資金購買車輛,並負責經營一些線路。哈市現在有26家民營公交公司,高峰時曾經達到50多家,當時國有汽車、電車公司甚至也把部分線路承包經營。

  『市場化經營必然會導致利益角逐,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還在於體制定位。哈市公交格局在變,僅今年就有兩條線路回歸國有經營。』一位從事公交行業管理多年的專家透露,今年哈市汽車總公司和電車總公司,已經投入三千多萬元,將兩條民營公交線路收歸國有。在此之前的四年間,哈市電車總公司已陸續終止十餘條公交線路的承包經營,收回國有管理權。『線路重新姓「公」,不以拉錢額為最大指標,司機待遇提高,隊伍自然也就穩定了。』

  公交回歸公益國內城市在行動

  發車間隔時間長、飆車、車況惡劣……在民營公交為城市交通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之後,逐利運營導致的種種問題也令市民怨聲載道。

  記者了解到,上海公交是最早走市場化道路的,曾經有著非常成型的經驗,1996年前後引起許多城市效仿。不過,『市場化之痛』也很快襲來,近兩年國內大中城市紛紛開始進行『國進民退』變革,市場化重新回歸為公益為先、國有主導的模式。

  據專家介紹,2004年與2005年,中央六部委兩度發文力推『公交優先』戰略,2006年起北京每年投入40億元用於票價直補,大幅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贏得市民稱贊。此後,城市公交公益性回歸成了趨勢,包括上海都進行了行業全面國有控股。

  『哈市的情況與重慶相似,民營公司都比較多,不過重慶目前已經實現了國有化經營。重慶公交行業在回歸公益事業之後,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甚至有市民建議駕駛員的待遇應比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是發自內心對公交從業人員的尊重。』哈市一位公交業內人士說。

  在這些城市的公交體制改革中,對民營企業後續發展問題,也有經驗可以借鑒。比如,南方有城市將高檔出租車經營這一塊,優惠提供給退出公交行業的民營企業。

  打造『公交都市』國有主導集中經營

  據這位公交業內人士透露,哈市正在向國家申報『公交都市』的試點。所謂『公交都市』就是城市內最大限度地減少轎車保有量,倡導乘坐公交出行。『這樣汽車尾氣污染將大大減少,城市也會更加宜居環保。目前,我們在國內申報城市中,排名還是很靠前的。』

  哈市公交行業有望迎來一次發展壯大的機遇,對行業服務質量的標准也將是一次考量。據悉,交通主管部門還將對公交企業進行星級評定,投入不到位、硬件設施跟不上、服務質量不達標的企業,最終將淘汰出局。

  記者從哈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哈市的核心目標是到2017年,公共客運系統承擔全日出行量比例達到45%以上。圍繞打造『公交都市』的目標,將深化國有公交企業改革,整合民營公交企業,實施公司制改造,由分散經營走向集中經營,實行專業化和集約化運作,形成『國有主導、多方參與、規模經營、有序競爭』的新格局。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