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小區人行道板重新鋪裝。記者 劉為強 梁長海 攝
東北網11月17日訊 2011年,大慶市老居住區迎來“第二春”,全市1278棟老居民樓煥然一新,老居住區百姓居住更舒適,生活更幸福。
“出來遛彎,感覺敞亮多了。”東風新村五區的劉阿姨說,以前老樓區道路坑坑包包,現在全平了;以前樓道黑乎乎的,現在全亮了;以前小區連坐的地方都沒有,現在休閑座椅、涼亭隨處可見……經過大半年的緊張施工,到現在為止,全市老居住區改造工作全面收尾,進入綠化階段。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老區改造,全市共改造老樓房約1278棟,改擴建道路100多萬平方米,更換管線750多公裡,闢建停車泊位25000多個。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居住區改造帶來的實惠。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這是市委七屆九次全會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
為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統籌新老城區發展,今年,市政府投資近10億元,對東城區20個老居住區的809棟樓進行集中改造,大約有13萬人受益,每人平均攤到“裝修費”7000多元,老居住區居民生活更幸福。
在萬寶小區、東風新村一區至七區、北辰小區、益民小區、義耕小區、廣源小區等老居住區內,到處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樓體內外煥然一新,道路寬敞平整,健身器材又多又新,桌椅涼亭齊全美觀……改造中,不僅維修了道路,更換了供熱、供水、排水管線,闢建了停車泊位,而且還健全了小區內的路燈、監控設備、自行車棚、公廁、保安房等功能設施,解決了低溫樓、外牆開裂、漏雨房等百姓關注的民生問題。
讓胡路區老區居民也樂了。“小區終於有了活動室。”讓胡路西苑H-1的居民程燕茹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們小區變化可大了。在讓胡路區的老居住區改造過程中,整個維修改造過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全程參與,全程監督,並多次召集群眾代表共同研究維修改造方案,逐戶征求群眾意見,積極采納合理化建議,最大限度地讓百姓滿意。目前,維修改造的三個小區,共16棟樓的外牆粉刷、牆體保溫、道路鋪裝等工程已經全部完畢。
2011年,龍鳳區老居住區環境大幅提昇。“我們樓上原來有很多木頭窗戶,現在都換成塑鋼窗了。”龍鳳臥裡屯一委、二委是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破損的路面,開裂的牆體,漏風的窗戶,居民說起這裡就直皺眉。今年4月份,小區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政府協調大企業對一委、二委的老樓進行了維修改造。據了解,今年龍鳳區對62棟居民樓進行了維修改造,共涉及5個小區。改造項目包括平改坡、下水管線、小區牆體等10多項工程,目前工程已經全部完工。
在高新區,老區拆遷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據介紹,產業一區部分區域拆遷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已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有75家,拆遷房屋面積40餘萬平方米。
除此之外,油田公司和石化公司等大企業也紛紛對老居住區進行維修改造。據了解,石化公司總投資1.8億元,從地下到地上全方位地改善龍鳳南小區、興化十區、廠西小區等老居住區環境,共涉及樓房71棟。其中包括路面修繕、綠化美化、牆體立面、增加車位等。
油田公司今年的老居住區維修改造也是大手筆,總投資達10億元,對采油三廠、四廠、五廠等礦區周邊的18個小區,共320棟樓進行了全面維修改造。其中主要包括“四臉(門臉、房臉、窗臉、牆臉)、五線(供熱管線、清水管線等)、六系(雨排、污排等)”多個方面。目前,正在進行老居住區內的綠化工作。
2011年,大慶市老居住區從地下管網到地面環境都得到了全面維修改造,真可謂“脫胎換骨”,老居住區居民舒適度和滿意度都得到大幅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