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訊 大興安嶺林管局木材經銷戰線嚴把定價、招標、出場、復檢四道關口,努力實現木材銷售效益的最大化,原木和經濟材售價創歷史新高,1至10月,原木售價實現735.13元/立方米,同比提高140.08元/立方米;經濟材平均售價實現1078.02元/立方米,同比提高308.31元/立方米,增收創效19721萬元。
實施“兩個機制、一公開”,嚴把定價關。年初以來,林管局木材經銷戰線不斷加大木材售價管理力度,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市場經濟形勢的價格動態運行機制。堅持林管局木材價格管理委員會負責全區木材最低限價的制定、管理、監督及調整機制,確保全區木材價格協調一致和林管局整體經濟效益。前三季度各林業局按照林管局的要求,充實和完善了本局價格管理委員會人員組成和管理措施,有效預防了由一兩個人擅自定價的違規行為。實行經濟材目標售價逐月分解推進、監督制約機制。按照全區年度木材銷售計劃、各林業局資源和材種等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各林業局年度、月份目標售價,以視頻例會的形式逐月檢查推進,對銷售、價格和載量滯後的林業局認真分析和查找原因,跟蹤問效。堅持對全區木材銷售主要材種落葉松原木銷售價格實行公示制。今年以來先後7次將最新的全區木材最低限價及時刊登在報紙上,做到公開、透明,並按照木材市場行情,適當、適度、適時地調整木材價格,做到小步快跑,1至10月,木材價格共調整8次,在現有的32個主要經濟材種中,每立方米木材價格超千元的達30個。
實施木材競價銷售,嚴把招標關。按照地區主要領導嚴把“四關”的重要指示,實行對暢銷材種、局銷材和造材剩餘物全部實行公開招標競價銷售,其他材種實行公開招標競價銷售。各林業局嚴格按照招標程序進行操作,實現真正的公開競價銷售,把有限的產品賣上好價,增加企業銷售收入。十八站林業局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面向全局加工企業成功舉辦了木材競價銷售活動,最終使造材剩餘物以18.2萬元競價成功,高出底價0.2萬元;3米落葉松次小薪材以635元/立方米競價成功,高出底價15元。競價銷售結束後,十八站林業局林木產品經銷公司還分別與兩家競價成功的加工企業簽訂了木材競購合同。
堅持“六個一律”,開展“兩個活動”,嚴把出場關。為了強化林木產品銷售運輸管理,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林管局木材經銷管理處按照規范化、標准化、一體化服務模式,堅持“以客戶滿意為目標,創造最大經濟效益為己任,經銷圍繞市場轉、管理圍繞效益轉”的管理原則,要求各林業局木材材種一律納入木材銷售大廳管理,實行木材經銷、林產工業、財務等7個部門集中公開辦公,堅持“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格局,強化職能部門的作用。各林業局貯木場、檢驗大隊、木材科、稽查科等部門認真負責,相互制約,對木材出場手續、程序、環節都嚴格把關,堅決制止跑、冒、滴、漏等損害企業利益行為。進一步嚴把出廠關,木材經銷管理處與地區國稅局合作,對全區9個林業局原木銷售發票進行改革,編程安裝了稅控機和稅控機打發票開票軟件。改革後的原木銷售發票式樣和內容滿足了全區原木銷售工作實際需要,實現了與木材銷售數字化管理系統成功對接,極大地發揮了全區木材銷售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作用,減輕了銷售劃撥人員的勞動強度,把住了企業原木銷售的最後一道關口,遏制了企業效益人為流失。
實施數字化經銷,發揮“機控”的預警和監控作用,嚴把復檢關。進一步加強了木材經銷數字化管理系統的使用管理,充分發揮其精准、智能、高效、監督和調度的指揮功能,達到無縫隙管理。加大木材銷售稽查力度,淨化木材銷售環境。8月份,木材經銷管理處組成木材銷售監督檢查工作組,由主管領導帶隊,深入9個林業局進行監督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各林業局都能夠嚴格執行最低限價制度,無大額優惠、變相降價、以好充次、多裝少算等行為發生。針對檢查中發現的某些單位存在數碼照片不清晰、漏照等問題,工作組明確要求各級木材銷售稽查部門要加強檢查監督,對銷售的每車木材實施的數碼照相,提高照片質量,實行責任到人,從而有力地淨化木材銷售環境,推動了木材銷售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