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有三十萬用戶仍在使用小靈通 清網或將延期
2011-11-18 08:04: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浩 原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小靈通轉網優惠公示牌。

  東北網11月18日訊 2009年2月,國家工信部發出通知,規定小靈通所使用的1900-1920兆赫頻段應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意味著小靈通將退出通信市場。但距離清網期限只剩一個多月時間,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我市小靈通仍有百萬用戶。由於運營商聯通公司未向小靈通用戶們作出強制退網的提示或通知,不少用戶表示不打算主動退網。小靈通到年底徹底清頻退網可能難以實現。

  國家規定小靈通年底退市

  昨天上午,記者在中山路營業廳內看到,大幅“小靈通昇G網”的公示牌標明,小靈通用戶轉為聯通用戶就可享受超低話費、預存話費贈手機等優惠政策。諮詢臺工作人員說,因國家規定小靈通將在今年年底撤出通訊市場,原有的小靈通櫃臺早已撤走並停止銷售,現只辦理退轉網業務。對於一些用戶擔心小靈通是否會突然停機,工作人員表示,雖營業廳鼓勵用戶轉網,但目前小靈通的網絡、信號狀態都正常,正式退市前營業廳會提前通知用戶,不會隨意終止小靈通業務。一位剛剛辦理了轉網業務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小靈通“下崗”已是大勢所趨,雖不捨得現有靚號,但他還是趁優惠辦理了轉網業務,以免日後麻煩。

  記者了解到,雖多數用戶對此表示理解,但也有一些用戶仍持觀望態度。用戶耿女士表示,她已經使用小靈通8年多了,既環保又省錢,且操作簡便,許多親戚朋友都通過該號碼聯系她。若小靈通遭淘汰,更換新號碼新手機還要重新學習使用,另行通知親屬。因怕麻煩,她一直沒主動前往辦理轉網業務。

  失去優勢退市是大勢所趨

  小靈通已在通訊市場存活了10餘年。頂峰時期全國小靈通用戶超過9000萬,我省也曾有注冊用戶400萬人,用戶多為打工者、醫務人員和在校學生。近幾年,隨著通信行業並購發展,3G手機問世,移動電話資費下降,滿足用戶需求的新業務新應用層出不窮,用戶的消費取向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小靈通逐漸失去了競爭戰略地位和價格優勢,其功能、覆蓋、性能及漫游方面的劣勢已日顯突出,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用戶大量流失。從市場角度來說,小靈通退市已是大勢所趨。

  清網消息公布後,近兩年小靈通用戶大規模縮減,目前我省注冊用戶100萬左右,其中30萬用戶仍在使用中。為了保證這些用戶的合法權益,運營商至今仍持續提供通信條件,保證用戶使用,同時推出轉網優惠條件引導用戶轉網,已有所成效,每天都有不少用戶到營業廳辦理。但眼下,距國家規定的退市時間僅剩一個多月,完成所有剩餘用戶的退轉網業務並非易事。

  進度不樂觀清網或將延期

  據省通信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欒紹君介紹,小靈通的存在會影響我國自主知識產權CDMA移動制式的發展,已成為通訊行業的毒瘤,清除勢在必行。國家在2009年開始部署“小靈通”清頻退網工作,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但從我市目前“離網”程度看,進度並不樂觀,年底前恐不能實現全部清頻退網計劃。與此同時,運營商也在向國家工信部申請延長退網時間,工信部尚未明確延長時間點。欒處長表示,目前小靈通用戶退轉網政策由運營商自主決定,通信管理局將繼續督促其加快退網速度,妥善處理服務爭議,監督企業公平有序地實施退網工作,也希望廣大用戶能理解並支持清頻退網工作。

  省聯通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說,一部分用戶因為“號碼保留”問題沒有主動退網,這成了“清網難”的主要焦點問題。根據規定,手機號碼屬國家資源,運營商無權對小靈通號碼進行保號處理,這也使得一部分用戶采取觀望狀態。目前,國家工信部正針對“保號”等問題進行研討,小靈通究竟何時纔能徹底清網,還要等待相關管理部門的具體答復。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