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雨浦為廉租戶代表發放住房鑰匙。 記者 孫強 攝
東北網鶴崗11月18日訊 “過去我是在地上,現在我是在天上,以後再也不用四處找房搬家啦。”昨日上午,隨著省內最大的廉租住房小區——福臨新居廉租一區竣工剪彩,劉鳳雲老人也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鑰匙,看著即將搬進的新居,劉鳳雲逢人就誇共產黨好,人民政府好。
劉鳳雲老人家住向陽區,兒子多年癱瘓在床,兒媳也重病在身,祖孫三代5口人一直在外租房居住,每月幾百元的低保金和撫恤金中,很大一部分要拿來付房租。“過去租的是3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兒,一個月要150元錢,又暗又潮,天天燒火還不暖和。”分配給劉家的廉租房面積有44平方米,兩個小屋解決了過去祖孫三代擠在一個小屋裡的尷尬局面,小區內環境整潔,服務設施完備,“1平方月租纔5角錢,還是地熱,到哪兒能找到這麼好的事兒啊,現在我這心裡亮堂多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並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實物配租建設中長期目標,按目標規劃推進落實。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規模逐年擴大,已從最初的低保家庭中住房困難戶擴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難戶。在資金的管理使用上,我市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相關規定,堅持做到專款專用。在廉租住房使用分配上,實行了“三審兩公示”制度,即辦事處、區、市三級審核,辦事處和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兩級公示,增強了工作透明度,真正實現了“陽光操作”。加強了層級管理,對廉租住房實行“市有區管”原則,即:廉租住房的產權歸市政府所有,保障對象的入住、輪候、退出等工作由區廉租住房保障部門負責,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廉租住房的建設、保障對象的復審。據統計,我市廉租住房建設自2008年啟動以來,已向上爭取資金5.8億元,累計完成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5000餘戶,位居全省前列;累計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5032戶,金額6636萬元,有效地緩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市領導張雨浦、於冶銘、馬衝、梁貞堂、張涵等出席工程竣工剪彩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雨浦為入住家庭代表發放了“金鑰匙”;廉租住房住戶代表發了言。
剪彩儀式結束後,張雨浦等市領導深入到廉租住房居民家中進行了走訪慰問,詳細詢問了解他們現在的生活情況,勉勵他們要樹立信心,自立自強,爭取早日脫貧。同時要求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廉租住房小區建設與管理,科學規劃設計,使廉租住房建設更加完善,方便群眾生活。
據介紹,福臨新居廉租一區、二區和三區,總投資1.7億元,19棟,2653套,面積11.4萬平方米,規劃設計和施工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廉租住房標准。其中福臨新居廉租一區完成投資1.23億元,共14棟,面積8.2萬平方米,可容納1995戶家庭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