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訊 『本公司長期提供各行業充賬、報銷、抵扣的發票……代開的各類發票絕對保真,可查詢認證後付款。請保留此短信以備急用。』臨近年末,很多人的手機上都會收到這樣的短信。不僅如此,在哈市的一些繁華路口,車輛在等待紅燈的過程中,也會被插上各種代開發票的小廣告。為何這些人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為別人代開發票?近日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每到年末一些公司就會存在平賬、避稅等需求,正是這些需求讓年末成了買賣發票的高峰期。但有關人士指出,這些提供代開發票業務的機構或個人,開出的發票大多為虛假發票。
11月8日,在道裡區公路大橋下,兩名30多歲的婦女,手裡分別拿著一疊代開發票的小廣告開始給路經此地等信號的車輛發放,兩名婦女穿梭在車流中,動作嫻熟地將小廣告插在車門與車窗的縫隙中。
記者按照一張小廣告上的聯系方式撥通了一家代開發票公司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一名操著外地口音的男子自稱姓王,是稅務代理公司的業務經理。據這個王經理介紹,他們可以為客戶代開建材、鋼材、建築業、服務業以及廣告業的普通發票和普通增值稅發票。而巳保證為客戶開出的都是真發票,客戶可以根據發票上的代碼和號碼到稅務機關的網站上查詢真偽。王經理說,他們還可以為客戶代開外地發票。
在電話中記者稱,想開一張兩萬元電腦耗材的發票。這位王經理立刻回答說,這樣的發票絕對沒問題,他們有長期合作的電腦公司,發票上可以蓋這家公司的章。只要提供接收發票的單位名稱和開具數額便可,發票開好後公司可以派人送到客戶手中。電話中王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一般是按照發票數額的2%收取費用,如果客戶要開普通增值稅發票,費用則會提高到發票數額的6%。如果客戶要求開具的面額較大,費用還可以商量。
通話中記者表示,害怕拿到的是假發票,將來會遇到麻煩。王經理自信地說:『這個你放心好了,我們經常給人家開,每個月都會開出很多張面額在幾十萬或幾百萬的發票,很多人現在都成了我們的回頭客。再說我們的發票在稅務局的網站上都能查得到,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只要不拿到稅務局做抵扣,是絕對查不出來的。』
記者表示對發票的真偽還是有些擔心,王經理提出可以約定個地點讓記者看看發票的樣本。 11月8閂中午,記者按照和王經理預定的地點來到上海街上的一家商場門前。可是距離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的了20分鍾,王經理還是沒有出現。這時記者的手機響了,電話那頭的王經理說自己臨時有點事脫不開身,已經派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員來了。很快一個中年婦女來到記者面前問:『你是不是要發票?』。記者回答:『是』。這名婦女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從提著的兜子裡拿出了一張空白發票。並對記者說:『這上面水印、標識全都有,不會是假的,你要開多少告訴我就行。』
看到發票後記者表示滿意,但具體開多少還要回去和領導商量,等商量好後再給他們打電話。在經過簡單地交談後,這名婦女迅速地離去,走時還不斷向後張望,顯得非常警惕。
稅務代理公司的發票究竟都賣給了誰?這些人又為什麼要花錢買發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企業及工程施工單位為了虛列成本、偷逃稅款,成了這些發票的買主。『其實代開的發票很多都是被建築工程隊或建築公司買去了。』在我市經營建築鋼材生意的李先生對記者說:『我經營建築鋼材生意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有一些固定客戶。這些客戶中很多人來買鋼材都不要發票,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要發票就會產生17%的增值稅稅款,如果不要發票這17%自然就會從鋼材的總價中扣除。而他們到街頭找一家代開發票的公司,開一張鋼材發票,費用只需要總價款的2%甚至更低,這樣一來一筆50萬的鋼材生意,購買鋼材的單位就可以省下幾萬元的稅款。』
采訪中在哈市一家企業擔任會計工作馮女士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我們公司對廠房和庭院進行改造,剛開始的時候找了幾家大型的施工單位但報價都很高。後來經人介紹找到了一個包工頭,他開出的價格比大型施工單位低了近三分之一,於是我們把項目給了這個包工頭。但由於包工頭沒發票有6萬多元的款項沒法下賬,最後是包工頭找人買的發票。』
除此之外,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每到年底,一些個人也會成為代開發票公司的客戶。每逢歲末,一些公司就會要求員工們拿通信、交通等發票報銷,將報銷後的款項當作獎金發放給員工。而培訓費、旅游費、通信費、健身費……這些錢需要用各種不同的發票來報銷,並計入員工福利待遇中。於是,不少員工四處出動搜尋發票。在哈市一家私企上班的劉先生為此苦惱不已,他說公司規定用發票報銷發獎金是為公司、個人省點稅,但幾萬元的發票,一下子上哪兒湊去?無奈之下,他只能主動找那些『代開發票』的公司。
一位國稅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廣告上的發票九成以上都是假的。』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正規的商家將剩餘的空白發票拿去賣,是違法的行為,一般商家不會冒這個險。這些所謂的『公司常年有多餘發票代開』的代開發票公司兜售的基本都是假發票。即使是真的發票,這種代開發票的行為,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針對一些代開發票的公司在小廣告或短信上宣稱,開出的發票可以在稅務機關的網站上進行查詢。這名工作人員解釋說,在稅務局網站上的查詢欄內,輸入發票代碼及號碼,以及開票單位稅務登記號,便能查詢該發票信息。但這樣做並不能判斷真偽。一些假發票套用的都是真號,到網上去查,肯定是有的,所以賣家不怕『穿幫』。
在道外區國稅局記者就看到一張在辦案過程中工作人員查繳的假發票。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張假發票與真發票的代碼和號碼完全相同,可票面上開具的內容與金額卻完全不同。真發票上開出的金額為110多萬元,而假發票上開出的金額只有34萬多元,假發票上的接收單位和印章也與真發票上的完全不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一張典型套用真發票上的代碼和號碼的假發票。
記者還了解到,在大量假發票存在的同時,也有部分代開的發票是真票。這類真發票來源不同,一是個別公司在稅務局繳定額稅,領取的發票用不完,便為其他企業開發票;二是一些人專門注冊空殼公司,從稅務部門領取發票後,專門從事代開發票業務,以此贏利;三是代開發票公司以低價購買空白發票,購買後由發票注冊公司以丟失為由,在稅務局進行報失,隨後將空白發票出售。此外,還有一些個人手中無法報銷的發票,也會被一些代開發票公司低價收購。
據了解,對於非法代開發票的現象,稅務部門每年都會聯合公安部門進行有力打擊和查處,今年已經查處了好多起,但由於利潤高,不法分子流動性大,所以一直沒能完全清除。
據市國稅局有關人員介紹,新修改的發票管理辦法提高了對發票違法行為的罰款數額。對虛開、偽造、變造、轉讓發票違法行為的罰款上限由5萬元提高為50萬元,對違法所得一律沒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票違法行為及相應的法律責任也作了補充規定,包括:對非法代開發票的,與虛開發票行為負同樣的法律責任;對知道或應當知道是私自印制、偽造、變造、非法取得或者廢止的發票而受讓、開具、存放、攜帶、郵寄或者運輸的,以及介紹假發票轉讓信息的,由稅務機關根據不同情節,分別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違法所得一律沒收。三是對違反發票管理規定2次以上或者情節嚴重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可以向社會公告,以發揮社會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