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走基層 看發展】肇源縣棚室蔬菜農超對接農民受益
2011-11-22 08:24: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克舉 李飛 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盛雲鶴家的蔬菜暖棚。

  黑龍江日報11月22日訊 初冬,棚室外,寒風獵獵;棚室內,溫暖如春,紅綠分明。

  這裡是肇源縣福興鄉復興村。記者走進盛雲鶴家的暖棚,夫妻二人剛剛摘下西紅柿和黃瓜,裝進貼有“慶福”牌商標的包裝箱,整齊地擺放在棚室門口准備外運。“我家產的西紅柿和黃瓜,既新鮮又綠色,哈爾濱市民明天就能吃到。農超對接就是好啊!”看丈夫一臉喜色,妻子師恩玲接過話茬:“過去種西紅柿、黃瓜,哪想過會進超市。除了搞采摘游賣掉一部分,其餘的得想方設法找車拉運往外賣,搭人力不說,賣多賣少也說不准。”

  都說農超對接好,收入咋樣?對記者的詢問,師恩玲一臉神秘,只伸出兩個手指。“兩萬?”她用力搖了搖頭。“20萬?”她聽了,這纔笑著點了點頭。

  聽說記者來采訪,福興鄉副鄉長蔡振民趕來介紹情況。他告訴記者,聽說合作社和沃爾瑪簽了訂單,盛雲鶴夫婦立馬來了精神。“這不,在原有3棟暖棚的基礎上,今年兩口子又新建了11棟長210米、寬7米的暖棚。你們都看到了,現在都已達產達效。”

  盛雲鶴和記者算了一筆賬:眼下批發黃瓜每公斤2.6元,批發西紅柿每公斤2.4元,照這個價賣下去,別說價格還會水漲船高,14棟暖棚的淨收入,20萬元就已經擋不住了。

  今年8月份,由肇源縣政府做“紅娘”,沃爾瑪肇源福興棚室蔬菜農超對接基地落成。這是當今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連續多年排名世界500強企業榜首的沃爾瑪在我省設立的首個棚室蔬菜農超對接基地。基地覆蓋1800棟棚室、3900畝蔬菜種植園,每年可向沃爾瑪超市輸送900多萬元果菜產品,2000多戶農民受益。

  “農超對接”,肇源一邁就是一大步。

  近年來,肇源縣把發展棚室經濟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突破口,著力實施精品工程。今年年初,大慶市委又做出3年內發展綠色棚室30萬棟的決策,更堅定了肇源人的信心。作為示范點,福興鄉蔬菜生產基地達4000畝,棚室總數1830棟。基地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准嚴格管理,病蟲害防治以物理防治為主,肥料采用農家綠肥和有機肥,灌溉采用潔淨的地下泉水。目前,13個果蔬品種獲得無公害產品一體化認證,年產果菜3萬噸。

  種得好,未必賣得出、賣得好。過去,福興鄉菜農收完菜,還得自己聯系車輛外運、闖市場,操心費力還往往合不上賬。要不就是和主動上門的“二道販子”打交道,菜農大多兩眼摸黑,辛苦多、賺得少。

  如何一步到位解決賣難問題?經過積極溝通和推介,福興鄉高品位、優品質果菜引起沃爾瑪的關注。一番實地考察後,沃爾瑪與肇源縣簽訂合作協議,並在福興鄉設立棚室蔬菜農超對接基地。此次福興鄉綠色果菜躍入“豪門”,實現了“菜園子”到“菜籃子”的最短連接,形成了鮮活農產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實現了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

  合作模式過關了,合作實踐還要有一個過程。沃爾瑪哈爾濱采購部經理楊穎告訴記者,農超對接磨合期還有問題有待解決。挑選供應商,沃爾瑪對每一個項目,都設置了嚴密的審查流程:首先派專家和采購團隊去基地考察,了解農產品的產量、產品結構,以及基本設施等。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農藥化肥、耕種技術等多項指標中,沃爾瑪更關注對方的產品質量。萬一哪一方面出現問題,沃爾瑪會進行全程培訓,直到各項指標符合國標,雙方再進行合作。

  對此,肇源縣委書記李延國表示贊同。他告訴記者,農產品嫁入“豪門”,准入門檻高是一件好事,有助於產品“素質”的提昇。“今後一個時期,把基地做大,把品質做精,把品牌做響,是肇源棚室果菜經濟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