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3日訊 記者從省誠信辦獲悉,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在著眼本轄區逐步完善的同時,實現了與浙江省、深圳市、遼寧省等發達地區企業信用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截至目前,四省市實現互查幾千餘次,信用信息對失信行為的監管和約束作用日益顯現。
據介紹,我省目前政府監管部門已實現從對本部門信用信息監管到跨部門的協同監管,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不僅是政府部門的重要監管手段之一,也是商業銀行信貸的參考依據之一,同時還是社會中介機構開展業務重要的查詢平臺。一些企業在參加政府采購招標過程中,以前屢屢中標,今年卻意外流標了,企業事後了解到,省政府采購中心於2009年開始在省本級政府采購領域,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的企業信用報告,企業有負面信息,導致信用報告評分過低,競爭力下降,導致流標。某規模較大企業在向某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遭到拒絕,因商業銀行查詢誠信龍江網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時,發現該企業雖在銀行信貸信息查詢平臺無負面信息,但有納稅方面的警示記錄。某企業的法人代表在辦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手續時未獲批准,因為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到該企業法人代表與『誠信龍江』網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企業法人代表信息不符。多部門對失信行為的協同監管,是建立全社會失信懲戒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
省誠信辦負責同志表示,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依法對失信行為的記錄、揭露、傳播、預警,使商業欺詐、制假售假等失信行為受到警示和懲戒,使誠實守信者得到褒獎,有利於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