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訊(記者 張強)超限超載車輛嚴重損毀了哈爾濱市公路的基礎設施,治理超限超載已迫在眉睫。今年年初以來,哈爾濱市組織開展了春融期和秋季治超專項非法超限超載車輛集中治理行動,使超限超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市超限超載率控制在4%以內,為哈爾濱市“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公路基礎設施支橕。
哈爾濱市打破固有的治超模式,切實把治超工作由部門行為上昇為政府行為,成立了哈市治超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交通工作的王小溪副市長任組長。按照哈爾濱市治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的劃分,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健全領導小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聯合執法協作機制,真正形成治超合力。
各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全面控制乾線路、保護穩定農村路的工作思路,以固定檢測站點為依托,以37個流動治超卡點為主,采取源頭治超和路面治超相結合的方式,以阿城區、賓縣、五常、依蘭、巴彥為重點,形成了固定檢測、流動稽查相結合,輪班作戰,24小時不間斷執法檢查,從根本上治理“車源頭、人源頭、貨源頭”。同時,加大夜間流動檢查頻率,先後組織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夜間突擊檢查,對過往大型載貨汽車進行路域源頭勸返和嚴查嚴管,大力打擊“雙超”現象,超限超載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截至目前,哈爾濱市治超效果顯著,全市共查處車輛1500餘臺,卸貨1690噸,勸返車輛915臺,部分雙超車輛被處罰,車輛總重超55噸以上車輛明顯減少,超百噸大型載貨車輛基本杜絕。
哈爾濱市在流動稽查的基礎上,借鑒先進省市治超經驗,加大科技治超的投入力度,在固定治超站點安裝攝像頭,執法人員佩戴監督執法儀;在各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實行政務公開,相關法律、法規和處罰標准、監督舉報電話等進行公示,實行治超責任領導問責和責任倒查制度,采取“下游查上游、路面查源頭、出口查入口”的倒查辦法;嚴把從業人員資格關,建立營運駕駛員的信譽考核檔案,實行“黑名單”制度,一年內有3次以上(含3次)超限超載行為的駕駛員,列入“黑名單”予以曝光,並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其道路運輸營運證或從業資格證。哈爾濱市將把超限超載舉報納入到110系統,建立健全治理超限超載工作的長效機制。
針對在治超執法過程中,廠礦企業、運輸業主不了解治超的法律法規,11月24日,省公路局、路政局、運管局和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治超宣傳活動,以阿城、五常、巴彥、依蘭、賓縣等區縣市為重點,采取點、面結合,上下聯動的方式,全方位、大張旗鼓地進行了同步集中宣傳,對治超專項行動的宣傳標語、宣傳品進行統一發布和發放,並通過出租汽車電子顯示屏向廣大市民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各區縣市縣長、主管縣長分別在當地媒體上進行治超表態發言,形成治理超限車輛的強大輿論氛圍和高壓態勢。此次宣傳共設置固定宣傳站點21個,發放宣傳單4萬張、宣傳冊4000冊,懸掛標語、橫幅100餘條、氫氣球24個,出動宣傳車100餘臺,人員4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