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5日訊 11月20日至12月4日是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11月23日一早,記者就來到市人纔招聘市場,看到前來求職的畢業生已經有近百名,不少應、往屆大學畢業生陸陸續續進場,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但轉了幾圈後,不少畢業生都說滿意的崗位非常少,銷售、保險、酒店類的崗位卻很多,這讓不少來應聘的大學畢業生覺得失望。
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發現招聘的單位主要以餐飲、銷售職位為主,雖然會場裡看似熙熙攘攘,但是在每個招聘單位前真正投簡歷的人卻非常少,很多應聘者象征性地在每個招聘單位面前看看就走,多數招聘單位桌子上收到的簡歷表寥寥無幾。
工作經驗成為應聘者最大障礙
“我學的機械專業,今天這個招聘會招我們的專業太少,一些待遇較高的工作都要求應征者工作經驗兩年或兩年以上,我們剛畢業哪裡有什麼工作經驗啊?今天也就投了一兩份簡歷。”來自齊齊哈爾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王說。
“廠裡缺的是車工、鉗工、焊工,只要能上手的工人,月薪2000元沒問題。”龍沙區雙百機械制造公司的招聘人員告訴記者,年輕的應、往屆畢業生眼光都放在管理職位、要求高薪高職,實用型人纔較少。
記者還從一些廣告公司、網站的招聘展位了解到,即使文職工作,招文案、平面設計人員時也要求大學本科,有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許多企業希望招了人就能用,否則招了應屆生之後還得培訓,以後他們跳槽了怎麼辦?
大學生對保險類崗位不感冒
記者注意到,與其他行業不冷不熱形成對比的是,這次招聘會引起不少保險公司的重視,他們的招聘展位往往佔用兩張以上的桌子,並動輒打出3000-5000元月薪的待遇。保險業為何對招聘大學生投入這麼大力度,一位保險公司招聘人員說,大學本科代表了一個人自身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保險業務員學什麼專業並不受限制,但大學生本身培養出的氣質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客戶溝通交流,也更容易適應業務員的角色。
盡管保險公司對大學生求賢若渴,不過多數學生卻並不看好這個職業。“去年暑假時我的一位同學曾經做過保險業務員,保險員的薪金收入完全和自己的業務量來掛鉤,如果當月沒有完成任務只能拿幾百元的底薪,有時忙了好多天,也沒有攻下一個客戶。”一位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告訴記者,他比較內向,感覺很難勝任保險業務員的工作。不過他表示自己對12月3日人纔市場將要舉辦的“鶴城之冬”人纔交流大會很感興趣,那時應該有一些大型企業來招聘,他打算到時候再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