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25日訊 “收陳大米!”這個近年消失了的吆喝聲又回響在小區內。記者經過近一周時間明察暗訪後發現,隨著大米價格持續攀昇,收售陳大米的利潤空間也跟著增加,受利差誘惑,逃避市場監管的買賣熱鬧地公開叫賣,大米的食品安全卻無人問津,市民擔懮,暗箱交易隱患多多,一旦危及健康向誰問責?
陳米有銷路不愁賣
11月14日,記者打通一位收大米的手機電話,稱自己有些陳大米要賣,問對方多少錢一斤,對方稱要到家看米後再議價,記者強調是前年的新米,對方稱頂多七八毛錢一斤。11月15日,記者又在陽光名宅、新明大街碰到兩位騎車吆喝的陳大米收售者,他們都表示,這行省心,也不用受市場管理部門管理,也不用交相關交易稅費,陳糧吃起來口感不好,儲存不當捂了還容易發霉變質,沒啥價值,所以有些想用陳米換點現錢的百姓還是挺買賬的。“收來的陳大米能有什麼用?”收售者警惕地說,乾啥用,吃唄,但是我們不收發霉變質的大米,要不然誰買了,吃壞了,就惹事兒了。收來的陳米放幾年的都有,很多都銷給做盒飯的,還有的買來專門做粥,攤煎餅的,而且有的“機靈鬼”還把陳米摻在新米裡賣,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此外,做這一行時間長的,還有專人長期定貨,不愁賣。至於怎麼衡量米是否變質,收售者只含糊其詞地回答,看上去不變色就行。
陳米做盒飯便宜
昨日,記者聯系上一位收陳大米的中年男子,提出想買一些收上來的陳大米,男子說一塊八一斤,現在市面上大米便宜的也要兩塊三四,貴點了三四塊錢的都有,挺劃算。當記者表示便宜倒好,但擔心陳大米能不能吃壞時,男子保證家裡存了一些收上來的陳米,要買就來看看,米裡有少量的蟲子,沒關系,把蟲子挑出去,吃是不成問題的。記者請教陳大米還能有什麼用途,能做盒飯嗎,男子笑了,太能了,不少買陳米的用它做盒飯,便宜呀。
隨後,記者又采訪了一位曾做過盒飯,現在某飯店打雜的袁大姐,據她介紹,做盒飯時,老板總是親自洗米,後來她發現,老板洗米同時從兩個大米袋裡取米,一個是質量較好的大米,一個是顏色暗得發黃的陳米。偶然一次,她替老板洗米時,她看到陳米袋裡一堆蟲子粘在一塊。但老板似乎並不在意,稱用陳米成本能降低些,兩三年的陳米摻在一起一般吃不壞,引不起注意。隨機采訪中,一些賣盒飯的人還毫不忌諱地說,盒飯全用新米,根本不賺錢,即使這樣新舊米摻和著賣,有時還賺不了多少錢。
吃陳米如同嚼蠟
提及盒飯,曾找到記者維權的農民工潘某坦言,他家是龍江縣的,家裡的米飯即使是放了一年的,吃起來也挺香,可是工地上的米飯看著就不亮,吃起來更是如同嚼蠟。學生是盒飯的主要購買人群,齊大的貧困學生徐某稱,買了幾回五塊錢的盒飯,吃後發現米飯一點不香,就著菜纔能咽下去,購買低價盒飯的多是圖省點錢,也就不計較米質了。
變質陳米多是喂豬飼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質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陳米多指隔年米,在存儲過程中,因氣溫、濕度、氧化、蟲蝕等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在內存營養方面都較之新米差,入口時的口感和味道也差許多。大米是否過期,還是要經過質量檢測,看其中的黃曲霉素或者其他項目指標是否超標來認定。存放的大米如果經過檢測不能作為口糧的話,就只能作為動物飼料或工業用糧處理。陳化米中如果出現黃色顆粒,就說明米中含有大量強致癌物黃曲霉菌,一旦食用,對人體危害極大。
一旦吃壞找誰問責
家住玉坤小區的王力先生覺得收購上來的陳大米暗箱買賣,隱患多多。二手陳米銷售應該擺在桌面上,起碼要有監管部門扼制打擊,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講,無論是盒飯,煎餅、粥,都是入口的食品,米是新的還是陳的,消費者沒有能力辨別,一旦吃壞了,身體受傷害了,米的來源商家說不清,也不敢說,那食品安全追溯的鏈條就會斷掉,無疑陳大米的最終受害者是消費者,但消費者卻不知找誰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