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1月25日訊 “把沈睡多年的耳朵喚醒……”看到產品宣傳單上的廣告語,64歲的耳鳴患者於大爺心動了,於是通過電話訂購了“聽德健耳通”,但使用後耳內流出膿水,經醫生檢查為耳膜穿孔。
使用滴夜耳內流膿
11月23日,記者趕到東風新村於大爺家。據於大爺講,幾年前的一次意外,讓他的左耳受了傷,手術後,耳朵雖說已無大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了耳鳴。今年9月中旬,他得知“聽德健耳通”可以治療耳鳴,便通過電話訂購了產品。
送貨上門的女子向他介紹該產品時,稱這是一種藥,可以治好他的耳鳴。於大爺沒多想,便交了199元,買下10盒“聽德健耳通膠囊”,對方還贈了3盒“聽德健耳通滴劑”。
於大爺說,這兩種產品,一個是口服,一個是外用。購買產品後,他便按時按點使用,可沒過多長時間,他發現自己左耳內流出膿水。起初,他以為是產品見效了,可後來,膿水流得越來越多。
醫生診斷耳膜穿孔
耳朵流出的膿水越來越多,這讓於大爺和家人起了疑心。因為購藥3天後,銷售方來電說,要將他使用的滴劑換掉,理由是他不適合該藥。後來對方趕來,將滴劑換了。
於大爺說,原來他用的滴劑瓶內是黃色液體,更換後瓶內是白色液體。就在更換後不久,他的左耳出現了流膿的情況。銷售方得知後,告訴他停止使用該產品,並讓他買消炎藥服用,稱消消炎就好了。事後,於大爺購買消炎藥服用,但耳朵仍不停地流出膿水。
無奈之下,於大爺在家人的陪同下,趕到哈醫大五院,醫生檢查後告訴於大爺,他耳膜穿孔,需要盡快進行治療。
記者看到,於大爺的CT檢查報告單上顯示的診斷結果是:雙側中耳乳突炎。
銷售人員人間蒸發
采訪時,於大爺說,他是用了“聽德健耳通”,特別是滴了“聽德健耳通滴劑”之後,耳朵纔開始流膿,最終導致耳膜穿孔。為此,於大爺打電話聯系到銷售方,對方開始稱可以給退貨,卻遲遲不見人影。最終,對方兩個電話均處於關機狀態。
記者注意到,“聽德健耳通膠囊”不是藥物,而是保健食品。而贈品“聽德健耳通滴劑”,外包裝上根本沒有准字號。隨後,記者試圖聯系該藥的銷售方了解此事,但對方電話都已關機。
按照產品包裝上的客服電話,記者撥通後,一名女客服稱,“聽德健耳通滴劑”是贈品,屬於輔助產品。但當記者問道,為何該產品上沒有標明准字號時,該客服人員說,它是醫療器械,不需要。
針對此事,市藥監局的工作人員表示,贈品也需要注明准字號。並且該產品既然是保健食品,就不能進行虛假宣傳。
那麼,於大爺滴了該產品後耳膜穿孔,到底是什麼原因?銷售人員為何得知此事後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