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鶴崗11月25日訊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建設鶴西生態新城戰略部署,加快鶴西生態新城推進工作,迅速在全市掀起新城建設熱潮。日前,鶴西生態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下發了《鶴西生態新城建設推進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要秉承“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的規劃建設理念,努力把鶴西生態新城建設成為集生態園林城、現代文明城、邊陲特色城、民族風情城及創業發展城於一體的城市新區。
鶴西生態新城總體規劃布局為“一湖一河一街、兩站、三環、多園、多中心、多綠帶、多片區”。一湖一河一街,即鶴鳴湖、鶴立河、行政辦公一條街。兩站,即以高速鐵路和快速公路兩個交通樞紐為依托,建設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火車站和客運站,構建新城交通的雙層網絡。三環,即以中央大街為中軸線,分別形成由北到南的外環、內環、中環貫穿新城南北。多園,即依托湖濱大道規劃五處生態濕地公園和七處音樂休閑公園;依托鶴翔大道規劃鶴翔谷地下森林公園;依托中央大街規劃兩處生態休閑公園。多中心,即在中環區域內規劃建設商務金融會展、文體教育醫療、商貿服務物流等中心,同時在新城內建立集規劃展館、博物館、文史館、美術館、音樂廳、大劇院、電影城等文化核心的公共設施項目。多綠帶,即在新城高壓走廊地面、瀕水地段、新城裸露地塊闢建多處綠地和綠化帶,凸顯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生態氛圍。多片區,即規劃建設現代公職人員居住片區、別墅度假片區、高檔住宅片區、農民住宅新區、現代觀光農業片區、高新技術產業片區和教育科技研發片區等。
2011年,重點完成鶴西生態新城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基礎設計和城市設計;組織城市新區的考察與論證。先啟動一批項目:湖濱大道一期工程、南環大街一期工程、世紀大道部分工程、棚戶區改造30萬平方米的住宅區工程、行政辦公區工程。目前,正在重點推進規劃編制、征遷安置和項目啟動工作。
2012年,重點完成20%的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鶴鳴湖建設;啟動商業住宅樓和功能區建設,重點推進新客運站、新火車站,行政一條街的市人大、市政協、工商局、人防辦、林業局、農聯社、東山區政府及東山法院、東山檢察院等行政辦公樓建設,啟動大學城、體育館、圖書館、醫院等多功能組團在核心區的規劃建設;啟動100萬平方米的公職人員居住小區建設。
2013年,重點完成核心區基礎設施的50%;全部完成核心區骨乾道路的水、電、路、氣、熱網等地下管網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完成50%鶴鳴湖建設、體育場館、賓館、行政辦公一條街。重點推進市委、市政府在新區內的規劃建設。
2014至2016年,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全面完成規劃區內的水、電、路、氣、熱網等基礎設施,大面積建設功能區和商住樓。每年以200萬平方米的面積進行房地產開發。2014年完成鶴鳴湖建設和公職人員居住小區。啟動西湖建設。
2017至2018年,建設一批節能環保、科技研發、金融服務、軟件產業、文化創意、教育培訓、會展旅游等高新產業,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橕。建設一批全面加強綠化、美化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使生態新城建設全面提昇和完善,一座生態化、園林化、現代化、城市化的新城區基本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