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27日訊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區6家老年公寓發現,各家共同的一個話題就是:護理員太難招了,招來乾不了倆月又都跑了,活累,工資又不高,根本留不住人。『我們公寓目前居住著80多位老人,而護工只有7位,人手很缺。』開發區一家老年公寓的院長說,盡管他們打出了每月1800元工資、包吃住的待遇,但仍然招不到足夠的人。南崗一所知名的民辦養老機構,目前入住老人500多人,負責人介紹說:『現在我們院共有養老護理員80多名,但絕大多數是下崗失業的「4050」人員,這些人再過幾年就乾不動了,而後續的養老護理員又招不上來,真是著急啊!』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市養老護理員多是下崗工人或是農民工,年齡多在四五十歲左右的婦女。護理員的工資在1000元至1600元,特別護理需要24小時看護,工資約2000元左右。每家養老機構的養老護理員都不夠,經常出現十幾個僱主搶一個護理員的局面。
據了解,目前養老護理員普遍存在『三低一高』:學歷偏低,多數是小學或初中文化;收入偏低,月收入不到2000元;社會地位偏低,普遍觀念認為從事養老護理不體面;年齡高,從業者多是四五十歲。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0年年底,哈爾濱市60歲以上老人已達142.6萬人,『空巢』老人已達到老年人總數的50%以上。部分喪失和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佔約19%,即約28萬人。這些老人需要專業護理和照顧,如果按照喪失自理能力老人與護理員1:3的比例來推算,哈爾濱市需要約9萬名養老護理員。目前,哈爾濱市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有214家,還有225家已經改造完畢的助老家庭。由於養老護理員流動性大,所以人員數字一直不穩定,很難精確統計。據估算,目前哈爾濱市在職的養老護理員多箅也就兩三萬人左右,如此,哈爾濱市養老護理員的缺口大約在六七萬人。據有關部門測算,哈爾濱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也就是說,哈爾濱市老年人口每年增長約4萬人,可是養老護理員人數的增長卻遠遠低於此。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在職的養老護理員中,取得過職業資格認證的還不到三分之一。南崗區一家家政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直言:『來登記就業養老護理員的人員基本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大家都認為這行入門門檻很低。』
哈爾濱市一些職業培訓學校也順應潮流,將養老護理員納入培訓科目。23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裡區一家職業培訓學校,一名周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養老護理培訓為期十天,期滿後交380元錢可獲得國家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而對於結業後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記者多次確認,工作人員都說:『只要交錢參加考試,都可以獲得資格證書。』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黑龍江省沒有院校專門培養養老護理員,職高、技校也少有養老護理專業,大學畢業的專門人纔更少。按國家規定,養老護理員初級培訓須接受180個學時學習,而哈爾濱市比較專業的護理員大多是經過半個月左右的短期培訓。開設的主要是家政、養老護理和老年心理分析等簡單課程,教材大多由任課老師自己編寫,沒有統一的標准,課程設置也沒有系統。
對於目前哈爾濱市養老護理員缺口大的現象,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白淑英副教授認為,未來養老,必然是從家庭保姆照料到專業護理員照料的轉型,從以家庭和個人的贍養照料為主到以社會制度性保障為主的轉型,從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復照料、情感護理等服務保障的轉型。養老照料絕不僅是簡單的清洗、喂飯和收拾大小便,還要關注到對老人的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導。
總體看,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業尚處於初始階段,養老服務的供給量不足,服務品種尚不豐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2012年,哈爾濱市將實行居家養老全覆蓋,養老服務業人員缺口巨大已成為養老服務的瓶頸。養老服務業是一個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認為,改變社會偏見和就業理念,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在行業中推行規范的職業標准,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待遇都勢在必行。此外,養老機構對現有的養老護理人員要用感情留人,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讓大家覺得從事這個工作不比別人收入低,不僅有社會地位.也有相應優厚的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