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秀公園的滑冰者。
東北網11月28日訊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主城區內只有黛秀湖公園公益冰場,南崗區馬家溝俄羅斯河園上公益冰場,古梨園收費冰場投入使用,沿江的三處大型公益冰場正在建設中。
入冬後,哈爾濱市香坊區黛秀湖公園內的公益冰場向市民開放,61歲李長江每天要從香坊區公濱路坐40分鍾的公交車來冰場滑冰。李長江說,現在冰場少,黛秀湖冰場是距李長江家最近的免費冰場。
古梨園冰場無人滑冰。
好冰場得好好愛護
24日,在香坊區的黛秀湖公園冰場,聚集著百餘名市民,在此滑冰、打冰球、抽冰?。家住南崗區學府路60多歲的老馬是這裡的常客,穿著冰鞋在冰面上倒滑、側滑、彎道加速,身手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老馬說,小時候,城市裡的冰場多,學校、工廠、公園到了冬天都有冰場。同齡人很多都會滑冰,也喜歡冰上運動。隨著城市的建設,冰場越來少。黛秀湖公園冰場建成後,老馬便不再去松花江沿江冰場,而是選擇更近的黛秀湖冰場。
在冰場的一角,30餘名老人正揮動著鞭子抽打冰?,旋轉的冰?發出“嗡嗡”聲。張一說,這些大冰尕是經過自己改裝的,所以纔會發出這麼大的聲。每天9點他們都會在這裡集合“表演”。現在,張一和一些退休的老同事在滑冰之餘,還當起了黛秀湖冰場的義工,每天清掃冰面、協助公園工作人員澆冰。張一說,冰城人有濃濃的冰雪情節,現在城市中除了沿江的冰場,難得找到一處像黛秀湖這樣的好冰場,所以得好好愛護。
收費冰場有點“冷”
與黛秀湖公園冰場相比,道外區古梨園滑冰場因為收費而顯得冷清。
冰面上,只有3個人在滑冰。在湖邊凳子上正在換鞋,准備入場滑冰的王立說,如今,古梨園附近就這一個冰場,在這裡滑冰要交3元。過去距古梨園不遠南直路上的太平體育場,一到冬季可以免費滑冰,當時吸引很多市民滑冰。但不知什麼原因,太平體育場已有4年沒澆冰場了。
一名古梨園的工作人員說,古梨園冰場已投入使用4年,澆冰場、清掃冰面上的積雪等工作,都需要花錢,所以只能收費。
錢塘小學學生打冰球。
學校冰場不開放有苦衷
現在一年一度的上冰雪活動已經開始,香坊區清濱小學已連續30多年開展上冰活動,入冬後,學校每天6點開始澆冰。校方表示,如今學校的上冰雪課程很多,周一至周五8時到16時除了午休時間,冰場都有課程安排。為了保障學校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安全,冰場不對外開放。
道外區錢塘小學,2007年成立了冰球隊,學校冬季投入兩萬元維護冰場,冰場除了正常的運動課程外,還在周末及寒假期間,對學生免費開放,但出於安全考慮等原因,沒有向市民開放。
黛秀公園打冰?的老人。
今年南崗區馬家溝俄羅斯河園和馬家溝小學兩個中心冰場是免費對市民開放的,此外哈爾濱師大附中、復華小學不定期向市民開放。為了擴大冰場對社會開放的數量,南崗區文化體育局還將對學校開放的冰場給予1000元獎勵,另外准備200雙冰鞋,獎勵給優秀的冰場或學校,希望以此來推動更多的學校開放冰場,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冰上運動。
哈市將建高質量公益冰場
哈爾濱市體育局工人員介紹,在冬季,哈市各區都會建一處大型公益冰場,體育部門也要求學校冰場在不影響教學、安全的情況下向市民開放,但是學校冰場開放的並不多。現在人們生活娛樂方式多元化,進行冰上活動的人群也在減少。
現在,哈市每年新建的公益冰場,要求更加嚴格,更重視上冰質量,冰場夜晚要有燈光照明,設有座椅,冰場外建設冰燈,冰刀租用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