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哈爾濱國家隊』雙雙奪冠 記冰壺隊十年攀登路
2011-11-28 14:52:2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訊 全部陣容由哈爾濱人包辦的中國男女冰壺隊,26日在太平洋冰壺錦標賽上雙雙奪冠。這距離冰壺第一次作為專業運動項目走進冰城整整十個年頭,十年來注冊專業運動員也不過區區40人……

  “哈爾濱國家隊”雙雙奪冠

  26日,太平洋冰壺錦標賽最後一個比賽日,先是中國男隊最終以5比2擊敗新西蘭隊,成功衛冕冠軍,緊接著,同樣輕松闖入決賽的中國女隊,前三局利用對手的失誤連得7分早早確立勝局,最終在決賽裡以11比3大勝韓國隊捧得冠軍。中國冰壺男女隊雙雙獲得明年世錦賽參賽資格。

  泛太平洋冰壺賽每年舉辦一次,一般是作為次年世錦賽的資格賽。本次比賽,中國男女隊的陣容都不算整齊。女隊中柳蔭沒能隨隊出戰,在較為重要的三壘上已經沒有優勢,不過頂上來的孫悅發揮得可圈可點,擊打成功率非常高。男隊中則是原隊長王奉春在去年世錦賽後離隊,此前的三壘劉銳正式成為四壘,而巴德鑫、臧嘉亮等選手也開始進入主力陣容。幾位新人經過此番的考驗,與隊友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老將還是新人,中國國家冰壺隊成員始終全部由哈爾濱人組成,可以說就是哈爾濱隊的原班人馬。我市自2001年成立專業冰壺隊伍至今,已走過了十個年頭,短短十年,這項運動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是哈爾濱體育人白手起家創造的奇跡。

  冰壺十年攀登路

  2001年,哈爾濱市體育運動學校成立了國家第一支專業冰壺運動隊,開始了專業化訓練。據哈爾濱冬季項目訓練中心主任張曉明介紹,當時運動員都是從其他冰上項目中抽調的,像岳清爽、柳蔭等就是從速滑改項練習冰壺的,男女隊全部由哈爾濱運動員組成。2002年我國正式派隊參加太平洋青少年冰壺錦標賽,這是我國第一次參加國際冰壺賽事。2004年國家冰壺隊走出國門到加拿大進行訓練、比賽,同時聘請外教,與國際冰壺運動接軌。2005年我國女子冰壺隊首次在世錦賽上亮相並取得第七名的成績,2006年世錦賽上女隊又獲得第五名的成績。

  在2008年世界冰壺錦標賽上,女子冰壺隊獲得一枚寶貴的銀牌。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我市舉行,在冰壺項目上東道主取得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三名的成績,當時這是我國開展冰壺項目以來在國際大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從而使更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了冰壺項目。

  在其後的2009年女子冰壺隊世錦賽上又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使中國冰壺隊一舉為世人所矚目。憑借3年世錦賽的積分,男女冰壺隊也獲得了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參賽資格,第一次參加冬季奧運會我國隊員就獲得了女子冰壺的銅牌、男子冰壺的第八名。

  注冊專業運動員40人

  哈市冬季運動有兩個在世界上都叫得響的優勢項目,就是花樣滑冰雙人滑和冰壺。冰壺方面,就專業隊伍的建設而言,四條專業賽道,男女各20名注冊運動員組成國家少年隊、青年隊、國家隊各種梯隊,一線和二三線多名在國外培訓過的專業教練,用張曉明主任的話說就是“布局完善、合理。”對於有人質疑專業運動員儲備太少的問題,他認為,冰壺運動比較特殊,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都很長,只要男女隊各有15位運動員就足夠了。

  據了解,除了國家各梯隊外,哈市還有多支冰壺隊伍,如各冰壺俱樂部有三至四支、體育運動學校也有兩支,平時也會進行比賽交流。

  教練方面,除了現在的一線教練外,許多退役的冰壺運動員也逐漸補充到教練隊伍中,2009年大冬會開幕式上投冰壺點燃火炬的運動員王子現在體育運動學校當冰壺教練,這些專業運動員可以將自己以往訓練比賽總結的經驗直接帶入教學中。

  據張曉明分析,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冰壺運動都將是我市的優勢項目,隨著成績的穩步提高會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喜愛、參與這項運動,就可以推動這項運動在我市甚至全國更好地開展。

  難以復制的成功

  猶如一部四五十集的劇本只拍攝成十集劇集,冰壺這項運動的發展對於國人來說,緊湊得“不像話”,當你還沒記熟它的規則、還沒認清中國隊的所有成員時,它就已經站到世界之巔了。

  這項從無到有僅僅十年、全國只有一個城市開展、一共四條專業賽道、注冊專業運動員僅有40人的冰上團體項目,接連在世界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不得不說是冰城體育人創造的奇跡。針對冰壺這項特殊的運動,他們探索出了一條不可復制的成功之路。

  冰壺又稱“冰上保齡球”,是智力與技術相結合的項目,對身體素質要求不高,是一項非常適合中國人參與的項目。正是看准了這個優勢,2001年起,哈爾濱冰上訓練基地、哈爾濱市體校等單位克服無專項經費、器材和場地及人員短缺等各種困難,成立了國內第一支專業冰壺隊。采取與日本冰壺協會運動團體隔年互訪、連續參加“冬奧會紀念杯國際冰壺冠軍賽”等形式起步,逐漸為我國冰壺器材的引進、場地設計和制冰、教練員和運動員技戰術的培養提高、規則的翻譯修改、信息的及時掌握、項目的推廣普及和認知度的提高、高水平運動員及後備人纔儲備奠定了基礎。一條“速成”之路就這樣鋪就而成。

  哈市體育人培植冰壺運動的成功為我國的冰上團體運動取得了重大突破,欣喜之餘我們也應看到,由於冰壺運動的特殊性,這樣的速成模式很難復制到其他項目的發展上。首先,它的比賽方式、規則非常適合亞洲人種,不需要很強的爆發力或耐力,雖屬團體項目,但參賽人數不多。其次冰壺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很長,陪養一批就可長期征戰賽場。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這是一項並不算普及的項目,縱觀國外其他冰壺隊,全都是業餘運動員組成,他們平時是公務員、公司職員、教師等,業餘時間纔是冰壺運動員,以專業隊伍PK業餘隊伍成績會飛速進步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擺在哈市體育人眼前的是如何將這項運動更好地推廣普及,訓練場地的維護、特殊的器材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難題,願冰城體育人拿出魄力與智慧,讓冰壺運動有更加廣闊的明天。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