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我省艾滋病新發感染呈上昇趨勢 哈市是高流行地區
2011-11-29 09:16:5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訊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將來臨之際,一位艾滋病感染者老井(化名)對記者講出自己的真心話,他是6年前發現自己是艾滋病感染者,而且已經到了晚期,那時候感到很恐懼,覺得自己是他人眼中的異類,一個人躺在病床上,感覺就像被社會遺棄了,自己也絕望了。

  如果說身體的病痛尚可以咬牙堅持,那麼精神折磨也徹底摧毀了他的意志。老井說,自從家人得知他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後,都斷絕了與他來往,自己從小照顧大的弟弟,不曾來看過他一回。他自己也放棄了治療,意志變得消沈,在自已走投無路的時候,省紅十字會的朱曉平找到了他,第一次見面與他握手,給了他一包紙巾,這些事情雖小,卻讓他感到了溫暖。後來他進行了積極地治療,身體也慢慢恢復起來。

  他說,一個艾滋病感染者在被感染後,最需要治療的是人的心理。作為一個感染者沒有人能真正歧視你,除非自己歧視自己!他說,他現在活得很好,能正視自己的現狀反而踏實了,自己現在心寬體胖,開了一家公司,下一步規模要擴大,一個艾滋病感染者也要但起一份責任,一份社會責任!

  23日,省疾控中心對外發布,我省自1993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來,艾滋病感染人數逐年上昇,截至今年11月20日,全省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057例,其中病人752例,死亡307例。全省13個地市均有病例報告,但分布有明顯地區聚集性,其中哈爾濱市最多,佔46.7%。從今年1月至10月,全省359個自願諮詢檢測室累計提供諮詢檢測服務8萬多人次,在這些人群中發現了艾滋病感染者260人。全省已建立60個國家級艾滋病綜合監測點,定期對吸毒、暗娼、男男同性戀者、性病門診就診者、長卡司機、孕產婦、青年學生和流動人群等8類人群進行血清和行為學監測。

  男同性戀艾滋病高發群體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無法抵抗其他疾病的狀態或綜合癥狀。人不會死於艾滋病,而是會死於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雖然這個病癥已發現和確認30年了,但調查發現,很多人仍談“艾”色變,唯恐避之不及,卻並不了解它。

  哈市是我省艾滋病高流行地區,存在著許多與其他高流行區相似的高危人群及高危行為。目前在賣血者、吸毒者和同性戀人群三個艾滋病高發群體中,男同性戀人群是艾滋病高發群體,這些人群的艾滋病預防意識淡薄,防治知識普遍缺乏,長期堅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高,僅為40%。為了進一步開展對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識宣傳,哈爾濱市通過社區開展同伴教育活動,促使其改變高危行為,從而遏制艾滋病在哈爾濱市的流行和蔓延。

  社會應給予更多關愛

  記者采訪了心理學醫生岳松波,岳醫生表示,艾滋病感染者屬於一個特殊群體,目前,艾滋病在國際上尚屬難以攻克的病癥,所以人們常常談“艾”色變。在艾滋病感染者當中,有的人是因為主觀失誤造成的艾滋病感染,例如,無度的性行為被感染了艾滋病毒。另一部分人群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地感染了艾滋病毒,例如在醫院輸血導致感染,這部分人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後會感到自己很不幸,也很冤枉。如果政府部門沒有對這些無辜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予以人性化的關懷、救治,這部分人行為就會變的偏激,自我封閉,與世隔絕。身體的病痛加上精神的雙重折磨會導致他們自暴自棄,甚至絕望。還有一部分人是在義務獻血過程中感染了艾滋病毒,他們往往會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幸,自強自立,從而減輕病痛,延長自己的生命。

  加大對高危人群的普查教育

  省社科院研究員、省科部委社會民生專家董鴻揚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由於艾滋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多數是由於性行為和不規范輸血引起的,在人們以往的思想觀念裡,對艾滋病的知識了解的並不多,認為艾滋病毒多是因為性行為放縱引起的,所以社會對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視。不論艾滋病感染者是何種原因感染的,艾滋病感染者在社會中都屬於弱勢群體,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國家近幾年也加大了救助力度,例如提供免費的藥物治療,免費檢查,以及在物質上救助等等。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首先就是社會不要歧視艾滋病感染者,要多了解關於艾滋病的常識。對高危人群加大防范力度,提倡社會道德,人們潔身自好,加強防范能力。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