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西峰山鄉小土豆 大產業
2011-11-29 13:45:39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韓玉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11月29日訊 記者日前隨愛輝區委宣傳部組織的“走基層,看發展”報道組來到西峰山鄉。西峰山鄉有很多土豆種植大戶,今年他們種植的土豆又獲得了大豐收。

  去年也是這個時節,記者來到西峰山鄉,采訪了新建村土豆(馬鈴薯)種植加工大戶許健,今年他家情況怎麼樣了呢?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一座看似熟悉又有很大變化的院落:熟悉的是去年加工土豆的機器還在,只是沒有運轉,原來位置的房宅已由“一面青”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新居,在院子對面隔著道路,是新打的水泥地面,淀粉自動生產線正在不停地完成一道道工序:篩選、清洗、粉碎、傳送……

  許健的妻子介紹說,去年種了20公頃土豆,純利潤近20萬元,比種大豆、玉米賺得多,所以今年擴大生產規模,一共種了30多公頃,還投資30萬元硬化了場地,新購置了自動生產線,僱工比去年減少2人,生產能力卻比去年增加一倍,日生產淀粉5000公斤。

  西峰山鄉土質為沙性暗棕土壤,處在第五、六積溫過渡帶,非常適合種植土豆。但由於傳統品種抗災能力弱、產量低,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2008年,這個鄉立足種植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農民種植馬鈴薯新品種,鄉裡從外地引進了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抗災能力強的“黃麻子”馬鈴薯新品種後,經過試驗種植和銷售,深受黑河市民喜愛,一公頃可純賺七八千元,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認可。

  許健是新建村數得上的土豆種植大戶,頭腦精明的他憑借著資源優勢辦起了淀粉加工廠,今年新上自動化生產線,日可加工土豆4萬餘公斤,每公頃土豆就地昇值1萬元。憑借著特有的品質,新建村土豆還吸引了嫩江、呼瑪、遼寧等省內外客商前來收購。小土豆成為農民致富的“敲門磚”,村民爭相種植土豆,全鄉種植面積由2010年的220公頃增加到今年的400公頃,土豆加工農戶7家,在延伸產業鏈的大路上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