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 近日,呼蘭區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她的孩子開學就遭到班主任老師強行補課。不補課孩子在班級裡不但座位會調到後面,而且老師會經常批評孩子。還會找家長談話,說孩子學習跟不上,拖了班級的後腿。該老師還向家長推薦自己開的“小飯桌”,家長若不讓孩子在老師開的小飯桌吃飯,老師就會百般刁難孩子。家長很無奈,補課花錢給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孩子纔上小學一年級,實在沒有什麼可補的課程,孩子離家近,也沒有必要到老師開的小飯桌吃飯,原本孩子該有課餘時間玩耍,可被補課時間佔滿。很多家長都非常反感老師的做法卻怒不敢言,他們也曾向當地教育部門反映,但至今沒有結果。
-不補課老師就給“穿小鞋”
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是呼蘭區周邊農村來實驗小學就讀的一年級學生。之所以到城裡來讀書,就是想讓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了孩子,他們夫妻倆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搬到城裡,還在學校附近租了一處房子,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專門照料孩子的飲食起居。孩子很爭氣,在幼兒園時成績就很好。今年開學,孩子被分到實驗小學一年級四班,班主任是張老師。從孩子開學,老師就讓孩子去她開的補課班補課,劉女士認為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好,纔上一年級,所學的課程在幼兒園的時候基本已經學過了,再說家裡經濟也不寬裕,就沒讓孩子去補課。張老師對劉女士不讓孩子去她那裡補課的做法很不滿,不但在學校當著其他孩子的面經常批評孩子,還把孩子的座位調到了後面,孩子因此回家哭了好幾回。
張老師還多次找劉女士談話,說孩子在班級調皮,不愛學習,成績跟不上,拖了班級的後腿,讓孩子上她的補課班,孩子的學習纔能跟上,她說班裡的孩子都在她開的輔導班補課。
一位同班孩子的家長,告訴劉女士,農村學校和城裡學校不一樣,孩子都補課,不補課,老師掙不到錢,就會拿孩子撒氣,為了錢,讓孩子在班級受氣犯不上,建議劉女士為了孩子就忍了吧。
更加讓劉女士氣憤的是,張老師說,她在學校上課也不怎麼講課,到補習班纔會把課程講得更細,所以孩子不在她這裡補課,在學校也學不到什麼。張老師又建議孩子學累了可以在她那裡吃飯。劉女士無奈,只能給孩子交了小飯桌的飯費每月120元,補課費每科每月150元,補課費加上飯費每月得400多元。在輔導班,張老師的母親負責小飯桌的伙食,張老師本人親自補課。除了周一到周五給孩子補課外,周六周日也得補。劉女士說,張老師這樣做,給孩子和家長弄得身心疲憊,家長們都很反感。
-補課班見到張老師
6日是星期天,記者到劉女士反映的呼蘭區南大街化工廠樓1單元501室暗訪張老師開設的補習班。該樓屬於比較陳舊的家屬樓,距離實驗小學很近,走進小區記者看見居民樓的窗戶上很多都貼著“補課,招食宿生”的紙張或布條,記者粗略的數了一下,可見的就有十幾處。
記者敲門,開門的是一位年約50多歲的女士,開門後她並沒有馬上讓記者進屋,而是盤問記者是誰介紹來的,是乾什麼的,孩子上幾年級等信息。記者感到她是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讓記者進的屋,她始終讓記者站在門口。記者環顧一下室內,這是一所三室一廳的房子,兩間屋子擺滿了上下鋪的鐵床,大約有二十幾個床位。剩下的一間臥室是房主自己居住的。廚房的地上放了幾個大盆,乘著削好皮的土豆和胡蘿卜,在客廳的一個簡易桌子旁圍著五、六個年齡不大的孩子正在寫作業,看得出孩子並不太講究衛生,小臉和衣服都已經髒了,室內空氣中彌漫著汗臭的氣味。
這位女士向記者介紹,她這裡補課、招食宿生,也有小飯桌。目前人很多,補課的有二、三十學生,住宿生也有十七、八人,小飯桌的人也很多。小飯桌管一頓飯每月是120元,光補課是200元每科,要是吃飯加上補課可以優惠,但像記者孩子的情況,她要給單補課,很費勁,所以收費要高一些,希望記者有心理准備。她警覺地告訴記者,這些活兒都是她一個人乾,至於像記者孩子這樣的情況得收多少錢,她要問問別人纔能做決定。記者欲離開時另一位高個兒女士進來,她極力向記者推薦這個補習班,說這個補習班是由在校老師親自補課的,有經驗,價格還公道,保證成績有提高,讓記者放心。先前的那位50多歲女士給高個女士使眼色不讓她再繼續說下去。記者隨後離開。
10日、14日,記者第二次、第三次暗訪張老師開設的補習班,沒有見到張老師本人補課。
23日晚六點,記者四赴張老師開設的補習班,剛走到五樓,記者看見一位接孩子的家長正在敲門等待接孩子。記者進入室內,燈光很昏暗,張老師正在給五、六個孩子補課,同樣是仔細盤問記者是誰介紹來的,放心後,她告訴記者,她就是張敏老師,她也不願意補課,是家長非要讓她給孩子補課。她累的嗓子都啞了,也沒有辦法,她指著身邊的一個小男孩說;“這個孩子連學籍都沒有,是校長非讓這個孩子在她這裡補課的,快要放假了,她也不想再補課了”。
-全家上陣搞“輔導”
記者尾隨一位家長走到3單元202樓時,在走廊聽見一群孩子的吵鬧聲,記者隨後敲開202室的房門。開門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記者看到室內的格局和5樓的補習班一樣,不同的是,狹小的客廳擺滿了桌椅,二十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正在讀課文,旁邊一位婦女正在書桌上擇菜,三個臥室均擺滿了上下鋪的鐵床。
一位約50多歲的男子,警惕地問記者要乾什麼,是誰介紹上這裡來的。上下打量記者一番後告訴記者,這個補習班是他們夫妻辦的,妻子周老師在農村一小學已經退休,自己還沒有退,現在輔導班光食宿生就有30多人,食宿生每月收550元錢,平時忙不過來在呼蘭一中校當老師的女兒也來幫忙,一家人都是老師,全家上陣,教幾個孩子跟玩兒似的。他得意的告訴記者,妻子周老師教了一輩子小學,不是吹,都不用備課,閉著眼睛都能講課。周老師跟記者說,孩子放在這裡盡管放心,孩子吃得好,住得好,成績也會提高,明天就可以把孩子帶來,不在這裡住,就收400元錢,並說記者可以四處打聽一下,收多了可以包退。
記者走到該單元301室,敲開門之後,這裡也是一家輔導班。走出樓道,看到該單元5樓也有一家補習班,一個單元可見的就有3家,記者走進另外的樓道都可隱約聽見孩子的吵鬧聲、讀書聲,家長們陸陸續續領著孩子三三兩兩的從補習班走出來。
記者向在該小區居住的姜女士了解情況,姜女士說,前幾年,這個小區比較安靜,沒有這麼多輔導班,這幾年,不知道怎麼了,輔導班越來越多,孩子讀書的聲音很大,居民都能聽見,周末也不休息,嚴重影響居民們的生活。輔導班中有一部分就是實驗小學的老師開的,孩子一放學,老師就把孩子帶到他們自己開的輔導班給孩子補課,有的補到6點多,有的補到晚上9點多,該小區也成了“輔導班”小區。
24日,記者將實驗小學一年四班張老師強制學生補課、吃小飯桌的情況反映給了實驗小學辦公室的唐雪蓮老師。唐老師表示,會將記者反映的情況告訴李海明校長,盡快給記者答復。
25日,唐老師致電記者,她對記者說,實驗小學一年級四班的班主任的確叫張敏,記者反映的實驗小學一年四班老師張敏強制學生上自己開設的輔導班的問題她已經向張校長做了匯報,張校長問了張敏老師,張敏不承認補課,再說一年級的學生也沒有什麼可補的課程。唐老師反復問記者,舉報人是不是一年四班的學生家長,並問及家長的姓名,均遭到記者拒絕。(本報將對該事件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