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危』中尋『機』創地產精品 訪巴彥縣縣委書記鄧宏圖
2011-11-30 10:47:3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耿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巴彥縣縣委書記鄧宏圖。

  “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對於一個貧困縣的經濟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任巴彥縣委書記鄧宏圖說起話來慢聲細語,但處處透著精乾。針對食品危機不退反進,打造全省最大的“放心豬”基地成了巴彥未來5年規劃中的重頭戲。同時,“危”中尋“機”也成了巴彥實現“強縣富民”目標的重要指導思想。

  東北網11月30日訊 巴彥是全國生豬生產基地縣,龍江生豬生產第一縣。“巴彥生豬”這個品牌早已走出家門叫響全國。“近來,垃圾豬、泔水油的事件時有披露,食品危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由於擔心銷售受影響,一些地區甚至動了減少家畜養殖數量的念頭,但危機中經常孕育著商機,如果此時巴彥迎頭趕上,為大家提供‘放心豬’,再加上我們有長年養殖的經驗,有規模上的優勢,食品危機正是巴彥的商機。巴彥距哈市主城區僅2小時車程,‘放心豬’既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又因其經濟效益好讓農民鼓起了腰包。”鄧宏圖一臉興奮地說:“打造全省規模最大的‘生態標准豬示范縣’是未來5年規劃的重要目標。為此,巴彥正在大力招商引資,雨潤集團已投資14.5億元用於生態標准豬的培育,預計先期產量一年可達10萬頭。”

  “危”中尋“機”在鄧宏圖身上早有體現。前不久,哈市出現煙塵天氣,被認為與近郊焚燒秸稈有關。早在幾年前,鄧宏圖就開始琢磨,秋收後農民燒秸稈,一天之中火堆曾多達上百個,有時甚至引發火災,為什麼不想法合理利用秸稈呢?由於下手早,現在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國能生物質發電項目”已於近日在巴彥運行,每年可燃燒秸稈50萬噸,年發電量3.6億度,實現年產值2.4億元。秸稈得到了合理利用,污染沒有了,農民又因為賣秸稈賺了錢。

  “找准地方特色與國家政策的結合點、重點項目與國家政策的有效對接點,爭取項目建設資金,加快項目建設。”在未來5年規劃中,善於抓住機遇的鄧宏圖已經把目光瞄向了國家扶持的節能環保項目。

責任編輯:代崢
相關新聞